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特殊需要儿童如何融入幼儿园教育 | 学习时间 | 2023年5月21日 |
主讲人 | 朱丽娜 | 撰写人 | 李倩尔 |
学
习
感
悟
| 在传统的观念中,总以为特殊需要儿童是和普通孩子不一样,所以将他们独立出来,并采用特别的教育方式,可是这样的教学结果常常使特教班的学生“与世隔绝”,也让别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平凉市崆峒区实验幼儿园以“普、特融合教育为主,加强个别训练为辅”,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促进特殊需要儿童身心最大限度地发展。 1.融合教育的理念 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幼儿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更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就是一种让特殊需要儿童在限制最小的环境中和普通幼儿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教育模式。 2.融合教育的目标 根据特殊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除了达到学前教育所应达成的目标外,更希望在这样一个融合教育式的环境中能培养特殊需要儿童正确的社交观念,提高自我行为技能。加强教师融合教育理念,齐心协力承担教育重任。全园教师遵循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普、特教研活动定期融合,定期结对,信息定期反馈,及时指导、分析,随时调整对特殊幼儿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共同负责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每位教师的融合教育的专业化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幼儿有很多机会成为特殊需要儿童的“小老师”,比如在生活自理技能、口头语言表达、与人沟通交往、游戏活动参与等方面,能发挥同伴指导作用。融合教育的教养经历给学生,尤其是为独生子女提供了一种经验积累和互相学习的可能性,使他们的交往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1.巧借群体活动体验,健全儿童人格培养 通常是利用全园幼儿共同参加的现实性的情景活动,如“六一演出”“毕业典礼”等其他庆祝活动,让特殊儿童感受现场热烈的气氛,体验参与这些整体活动的快乐。由健全儿童辅导特殊儿童。一方面,让有一定能力的孩子完全融入普班活动;另一方面,让部分特殊儿分不同时段进入普班学习,适应学前普通教育的环境,融合孩子之间的情感,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交往能 力。 2.多元方法融合,促进特教发展 (1)师生结对:幼儿园每位教师自愿与一位特殊需要的幼儿结对,在其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 (2)生生结对:孩子们自愿与一位特教班的幼儿结对,在其学习、生活、运动、游戏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 (3)班班结对:特教班与一个普教班结对,进行有主题的活动。 (4)社区结对:利用周边环境中的有利资源,为孩子们提供康复训练的场所及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为他们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