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5月 陆金茹)
发布时间:2023-05-2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金茹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我能行          班级:一班          观察者:陆金茹  

 

观察时间:2023516 上午1020

观察地点:一班

观察对象:小俣

【游戏实录一】

针对他不会谦让、同伴关系不良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他的优势帮助他在同伴间树立威信。如他会下棋,我们就请他给同伴做小老师,教其他小朋友。他会弹琴,我们就找机会请他在小朋友面前展示。他的运算快,我们就把有难度的问题留给他,激发他学习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他的自信。 

  

【分析思考一】

在最近的教学活动,以及区域游戏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一着急一紧张,还是会有口吃的现象,所以我们老师在提问的时候会把语速放慢,给他留出思考的空间,缓解他紧张的情绪。

 

观察时间:2023519 上午1030

观察地点:一班

观察对象:小俣

 

 

【游戏实录二】

这周,小俣不仅出现了不随意的咳嗽,着急时还出现了口吃现象。这天,小俣迟到了,孩子情绪很低落,在交谈时候发现孩子口吃很严重。为了寻找原因,我与他进行了交谈。原来孩子昨天放学后去上了英语课,因为上课讲话,孩子被批评了。回家后妈妈让他罚站,并取消了他的乐高游戏时间,孩子说不想再去上英语课了。

从交流中,不难看出,孩子所学的这些东西并不都如家长反馈的是“自愿的”,或者说起初是自愿,后来失去了兴趣。也能看出家长的教育方式循规蹈矩,让孩子排斥,感到无奈。当天下去,我和孩子妈妈又进行了简单交流,反馈了和孩子的交谈内容,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家长思考:“你们的目标是什么?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知识、技能比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孩子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入小学后,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

   

【分析思考二】

这次谈话触动了家长的心理敏感区,他们认真的进行了反思,决心要改变教育观念,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生长环境。

同时根据孩子的情况,在幼儿园我们也采取了相应的策略:

1.游戏治疗,释放孩子心理压力。在每天的区域游戏时间,鼓励小俣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增强他的自主能力。

    2.展示特长,树立孩子信心。针对他不会谦让、同伴关系不良的问题,老师充分利用他的优势帮助他在同伴面前树立威信。

 

 

 

 

观察时间:2023526 下午15:10

观察地点:一班

观察对象:小俣

【观察实录三】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们建议家长应该避免在孩子面前争执,有不同意见时候,关上房门真诚交流,以使家庭氛围和睦融洽,转变自身观念,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与孩子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

   

分析思考三

最近小俣的同伴关系明显改善,性情变得温和了许多。我利用与小俣下棋的机会近距离观察他,咳嗽声清嗓声消失了,口吃也明显减轻,干预过程起到初步效果。

 

【回应策略】

1.集体活动中,及时发现优点及时鼓励,给予其展现自我的机会。发现小俣

高兴参与集体活动,但是涉及需要遵守规则,合作完成任务时,一旦不满足他的意愿,他还是会出现哭闹、奔跑、打砸、攻击性行为。

2.制订行为观察记录表,记录小俣的典型行为,据此 研讨教育策略,分析教育效果,进而改进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