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 2023.4.19 | 班 级 | 大一班 | 幼儿 姓名 | 小Z | 障碍类型 | 抽动症 | 观 察 者 | 陆金茹 | 观察地点 | 大一班教室 | |
观察方式 | 1.自然观察( ) 2.介入观察( √ )3.随机观察( )4.定点观察(√)5.跟踪观察( ) 6.持续观察( ) | |||||||||||
幼儿表现 与 教师指导 | 1.情感与态度 2.行为表现(行为持续时间) | 幼儿游戏或教师指导照片 | ||||||||||
乐活动《小白兔捉迷藏》开始了,小Z扮演了兔爸爸,小米扮演兔妈妈,其他幼儿扮演兔宝宝戴上了胸饰,我开始让大家听一段音乐,音乐刚出来,小Z就说:“小白兔跳出来玩,去拔萝卜了”,别的孩子一听都说是的,看到孩子们情绪十分高涨,我又提了问题:那你们听听后面的音乐,小兔又在干什么呢?孩子们一下十分安静,侧着耳朵听着,有的先说了:“小兔休息一下。”还有的说:“小兔在吃东西了。”只有小Z说:“可能碰到大灰狼了,它躲起来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猜着,最后我做了一个表扬他的动作,大家应和着他的意见……可是等狼来捉小兔时,大家都变成花、草、树、石头等,等狼过来问:你是谁呀?没有一个说是小兔,小Z说:“狼它不喜欢吃草的。”哈哈,看来孩子还能区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呢! | | |||||||||||
分析与思考:(幼儿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教育支持行为有什么可改进之处?)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生成了有关食物链的问题,也热衷于讨论食草和食肉动物的话题,在与孩子们一起开展表演游戏活动时,我时时为孩子们的创造潜能力而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互动的过程中,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活生生的知识,这些活动使我的教学实践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孩子他们也可以是生成活动的主人。虽然,幼儿园孩子的生成活动还不能产生较多、较好的成果,它只是在平平淡淡的真实生活中自然地沉淀着、积累着。但实践让我明白:教育并非演戏,取之于生活而又用至于生活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真正符合幼儿需要,有利于每个孩子提高和发展的活动才是成功的。 改进措施: 1.在事先的准备上,创设更贴近大班孩子生活经验的情境,容易激发孩子表达的欲望。 2.教师还要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重视个别在集体中的表现。动“家园阅读合作行动”。图书区经常投放幼儿自带的有趣的图书,可以让小朋友在家阅读,回到幼儿园在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