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6月(姚毅)
发布时间:2023-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姚毅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姚毅

 推荐时间

20236

  文献题目

关于特需教育中语言教学策略

 文献来源

时代网

 生活语文,顾名思义,就是将语文教学进行生活化,是专门针对智障儿童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智障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更加重了特殊教育的压力,对于生活语文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钻研和探索,合理设置教学教材,让学习氛围和环境更加地贴近智障儿童,使其在生活语文的`教学中,逐渐掌握生活所必需的的一些常识,为实现智障儿童正常生活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

一、以学生自身为核心,认识周边事物

  智障儿童的生活语文教学,首要是对自我的认识。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我”的特性,并将之细化,比如实物、身体、衣服、家庭、教师等。由于智障儿童的智力缺陷,他们更容易接受来自直观的刺激,教师可以通过卡片、视频以及自身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来感受自我,比如在身体的认识中,教师可以指着自己的双手、双脚和头部为学生介绍,在一遍遍的重复讲解之后,让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人体认识,接下来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指着学生的四肢提问,从而确定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简易游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在课堂中设计简易游戏,可以激发智障儿童的兴趣,通过游戏增长知识。比如在认识“水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卡片将苹果、香蕉和梨的样子对学生进行反复讲解和认识,然后取出实物,让学生拿着卡片去一一寻找,并大声说出水果的名字,通过这种带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快乐,获得成长。

三、参加适合的社会实践,促进智力的成长

  智障儿童终究是要步入社會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适合的社会实践,这样做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经验,还可以对学生的智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比如讲解我们的生活环境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到菜市场进行一些简单的采买,通过这种带有强烈生活气息的活动来让学生逐渐认识生活,融入生活,以达到与实际社会接轨的目的。

  总而言之,生活语文教学就是将生活融入教学,让学生在教学中了解生活,联系实际,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并引导他们从生活困境中走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坚强的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