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虫虫,你好(朱旻晨、吴佳欣)
发布时间:2023-06-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旻晨

巧用自然资源 开发班本课程

——班《虫虫,你好!》课程案例

大五班 朱旻晨 吴佳欣

一、课程背景: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 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凡是有动物存在的地方都能看到昆虫,它们广泛地分布于空中、陆地、水中,乃至动植物的体内及体表。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呼朋引伴、簇成一团,或趴在地上看蚂蚁搬食,或围在花间看蜜蜂蝴碟采蜜,并不停地交换着自己的发现,他们好奇的眼睛总是生怕看漏了什么......这些小小虫儿,对孩子们有着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讨论关于虫子的话题更是孩子们的乐趣。《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从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出发,我们由此引出主题活动:《虫虫,你好!》本主题以了解、探究、发现为路径,设置了“我喜欢的虫虫”“虫虫的本领”“虫虫的秘密”三个次主题,从昆虫的外形特点到昆虫的特殊本领,引导幼儿在观察和探素中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昆虫世界的奇妙与乐趣。

二、课程资源:

1.充分发动家长资源,拓宽幼儿的探索之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与家长密切配合。”在主题活动中,家长的力量不可估量。主题产生以后,通过与家长交流幼儿探索主题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我们首先会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开展的一些情况,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去查找有关资料,调动幼儿用多种感观去吸纳信息,并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及家长的现场讲解,既丰富了孩子们对昆虫的知识,又提高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热情,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保证。

1)请有条件的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观察、了解各种昆虫的特征和习性

2)和幼儿一起查阅收集关于昆虫的资料,观看有关的节目,丰富对昆虫的认知。

3)请家长和幼儿在幼儿园的“图书漂流角”提供昆虫绘本回家亲子阅读。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在便签纸上帮孩子记录阅读感想,贴在绘本上带回班级分享。

2.巧用周边社区资源,延伸幼儿的探索之境

幼儿园周边五一广场、兰园、乾盛兰庭小区小花园有河流、树木、花草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提供了幼儿教育、生活、学习的活教材,是我们进行研究的有利自然条件。

1)充分发挥周边五一广场、兰园、乾盛兰庭小区小花园等社区资源,引导幼儿走向自然观察昆虫。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去寻找发现昆虫的踪迹。

三、课程目标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虫虫,你好!可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家长资源、讨论交流等活动,了解有关昆虫特征、习性,进一步感知大自然中虫虫的奇妙

2.多渠道、多形式的搜集资料,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各种形式表现自己获得的新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发现,激发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4.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协调配合,正确处理游戏中的纠纷

5.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简单地评价自己或同伴的方式。

 

 

 

 

 

 

、课程线索

 

 

 








 


 

五、环境创设

幼儿园的环境富有生命力,它是不断变化、成长的。随着幼儿身心成长的变化,环境的内容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创设适宜的环境,促使幼儿在有故事情节的游戏中,在氛围之中幼儿能很快地投入游戏。同时,随着班本主题活动的持续进行,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考察即主题内容的开展状况、幼儿参与主题的程度以及材料的使用情况,有的放矢地引导幼儿不断推进环境的更新和补充。

1. 门面——无“声”的境,推动幼儿投入游戏

在班本主题开始之初,教师与幼儿通过商议讨论挖掘主题关键词,将班本主题中的关键词挖掘并加以利用,布置在教室中,为幼儿营造了浓烈的环境氛围,一进门就感受到主题氛围,营造了入门即见景的班本氛围。在《虫虫,你好!》主题下幼儿以“你好”和“虫虫”为关键词,创设门面环境氛围,增添凸显的虫虫特征,新颖的墙面环境,引发了幼儿与墙面的互动,有效地推动了班本活动的开展。

2.主题墙“说”的墙,支撑幼儿经验支持

在《虫虫,你好!》主题下,根据主题内容,我们对班级主题墙进行了功能的划分。

1. 隐形支持,解决昆虫研究中的问题:利用幼儿表征,同幼儿一起将班本主题中提出并解决的问题展示在墙面你上,为幼儿提供完整的主题脉络。

2.显性呈现,展示幼儿创意美术作品:将主题内容开展的美术活动进行呈现,供幼儿相互欣赏、观摩并讲述。同时这些幼儿显性表征内容也是表演道具的主要来源。

    3.活动区:好“玩”的区,引发幼儿主动探索

区域名称

材料

玩法

绘本资源

美工区:

1. 昆虫

 

纸筒、泡沫纸、毛线、太空泥、胶棒、剪刀、水彩笔、画板、各色油泥、绘画用具等。

1.观察各种昆虫外形特点,找出这些昆虫的典型特征。

2.动手运用画、折、剪、泥塑、小制作等多种方式制作各种昆虫作品,如制作昆虫头饰、昆虫玩具、昆虫吊饰、昆虫模型等作品,并进行展示。

3.指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昆虫以及它的秘密。

《昆虫记》

 

认知区:

1. 蝴蝶翅膀的秘密

2. 昆虫大百科

 

1. 格各式蝴蝶标本图片,各种镜子、水彩笔。

2. 各式昆虫标本、昆虫匹配图

 

1. 观察蝴蝶的翅膀,了解蝴蝶翅膀是左右对称的,并尝试使用镜子将蝴蝶翅膀的对称性进行照射然后用彩笔画一画自己的发现。

2. 能尝试认识各种昆虫,并能将他的本领和他的名称与之一一对应。

《蝴蝶的秘密》

生活区:

1.制作驱虫包

2.织网大行动

1.各式草药、纱布包。

2.各式毛线、编织图示

1.了解驱虫包的制作步骤,根据喜好,自由选择喜欢的草药配置驱蚊包,能将草药等灌进纱布中,并将口扎紧。

2.幼儿根据图示内容进行自由编织,并能将编织好的成品悬挂、佩戴。

蚊子,嗡嗡嗡

 

 

 

建构区:

虫虫小花园

结构材料:微颗粒积木、奶粉桶、木质积木等。若干辅助材料:长方形彩色砖块、小树等。

1.引导幼儿共同商量设计的虫虫花园的设计图,如根据虫子的习性进行设计,如蚂蚁在地上,蜜蜂窝在树上

2.引导幼儿幼儿运用拼插技能综合拼插各式昆虫以及昆虫的家等。

3.结合拼插作品引导幼儿进一步丰富周围环境。

昆虫记

天生的搭建能手

 

扮演区:

蚂蚁力量大

故事中角色的头饰自制道具材料若干,化妆品,表演图册一本

1.根据故事挂图,熟悉故事情节。

2.商量角色的分配。

3.积极、大方地参与游戏,生动形象地表现角色。

蚂蚁和西瓜

科探区:

1. 蚂蚁工坊

2. 蜗牛日记

 


1.观察蚂蚁行动路线,鼓励幼儿与同伴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尝试使用各种食物,观察蚂蚁喜欢的口味。

3.尝试用多种方式表征自己的发现。

蚂蚁,冲冲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