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
推荐人 | 张侠 | 学习时间 | 2023年9月 |
文献题目 | 戏剧游戏的意义 | 文献来源 | 网络 |
一、戏剧教育满足幼儿的愉悦感幼儿园戏剧活动与游戏存在无法割舍的关系,幼儿园戏剧活动可以说是一种经过建构、具备戏剧元素的高级游戏。戏剧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强、参与度高的艺术课程,是教师与幼儿双向建构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幼儿园戏剧活动的自主性、趣味性和虚构性与幼儿游戏的特性不谋而合,迎合了幼儿爱模仿、爱想象、爱表演、爱创造的心理特点,能够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在幼儿园戏剧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是适合自己的角色进行扮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价值。通过演绎充满童趣的故事,幼儿之间可以同欢笑共紧张,一起享受戏剧活动带来的趣味性体验。如:《小老鼠吃辣椒》、《黄鼠狼给鸡拜年》、《蚂蚁搬豆》、《两只小鸟》等具有明显特性的幼儿园戏剧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参与性。例如我们熟知的《拔萝卜》曲目,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弟弟、小花猫、小狗、小耗子一个拉着一个拔萝卜,完全是一幅热闹而有趣的游戏场面,最后萝卜拔出来了,大家开开心心跳起舞来。这样的愉悦绝非是肤浅的生理快感,更是一种愉悦的情怀。 二、戏剧教育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戏剧教学和表演的主要目的。尤其是戏剧中人物的台词是由作者深思熟虑且经过演员无数次的实践表演反复研究才能确定的。这样经典的台词不仅能体现作者和演员扎实的言语功底,更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孩子体会到戏剧的语言魅力。是幼儿认识传统文化的起点“幼儿在戏剧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的认识社会。如,幼儿只知道聋哑人在听力与表达方面有障碍,但是从未切身体会。那么可以通过艺术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切身体会听不见、说不出而又想表达自己意愿时的尴尬和痛苦。让幼儿懂得同情他人,懂得敬畏。幼儿戏剧教育不仅培养幼儿表演和审美,更深刻地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提高孩子的社会属性也是幼儿戏剧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三、培养幼儿的七力四感所谓戏剧教育中的七力四感是指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思考力、适应力、表现力;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虽然说到这七力四感可能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会比较陌生,觉得这与幼儿教育毫无关联,幼儿园也没必要对幼儿进行这些练习。但其实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无处不存在这七力四感。就像大家熟知的游戏《萝卜蹲》,在幼儿接受对方发出的“紫萝卜蹲一蹲,紫萝卜蹲一蹲”这一信号时就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然后我们再把这个游戏进行拓展,幼儿可以将“蹲”这一动词进行改编,例如“紫萝卜转圈圈”、“紫萝卜跳一跳”。幼儿在进行仿编的过程中就锻炼了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思考力。在儿童的世界里,用戏剧的方式来让孩子将自己幻化成戏剧里的角色,表达出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让幼儿本身与角色中的人物进行碰撞,也增加对自我的认识,毋庸置疑对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是有益的。“孩子的日常生活即是戏曲实践过程”,让孩子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验戏曲文化的趣味。我们须尊重幼儿成长的乐趣需求,在成长和趣味中为幼儿找到契合点,达到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文化素养的综合发展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