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从“融”而行,融”思并进 | 学习时间 | 2023年9月18日 |
主讲人 | 徐琳娜 | 撰写人 | 杨诗卓 |
学
习
感
悟
| 儿童需求,多元融合,拓展内涵 (一)科学筛查,持续追踪,动态调整 针对特需儿童,我园有自己的融合教育流程:学期初,由园所专职资源教师、区域特教指导中心巡回教师以及班级教师组成的筛查工作组通过日常观察评估,筛选出有融合教育需求的特殊儿童。在此基础上,我园对每一个特需儿童开展对象概况分析,通过“把脉诊断”制订随班就读计划,将个别化教育目标渗透进班级日常课程中,体现在班级幼儿一日生活安排表中,由此建立融合教育个案管理机制——即对每一个特需儿童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分析、科学判断,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并据此进一步为特需儿童提供教育支持。在个别化教育计划落实过程中,除了由班级教师实施日常课程,园内专职资源教师也会定期评估特需儿童发展状况,并灵活调整个别化教育计划,以便为其提供最及时、最适合的融合教育。 (二)基于生本,悦纳融合,凸显特色 聚焦不同特需儿童的实际,我园从他们最熟悉的游戏、学习、生活、运动、劳动等入手,深挖融合课程价值,让他们获得更多体验与实践不同类型课程的机会。此外,我园有效利用环境材料支持,加强师幼互动,优化融合教育活动,支持特需儿童 的学习与发展,让一日生活与融合教育有机整合,成为他们学习与发展的契机。 (三)关注个性,融爱于行,和而不同 在园本课程与融合课程有机整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特需儿童的发展需要,我园更有针对性的个别化融合教育活动为其发展助力。 1.资源教室个别化学习:遵循融合资源教室渗。透式课程实施路径,立足特需儿童具体情况,我园为每个特需儿童设置个性化课表,由园内专职资源教师以一对一的方式陪伴特需儿童开展融合个别化学习。 2.角落教育支持性学习:围绕班内特需儿童具体需求,班级教师在日常活动中结合不同年龄段的自主性游戏、学习性区域活动,开展班级“角落教育”——即创设与特需儿童发展所需对应的“角落”,为特需儿童的班级生活、游戏、学习提供更贴合的环境支持。 3.一生一案追踪式记录:专职资源教师及班级师沟通协作,不断优化完善特需儿童一生一案,做到一生一计划、一生一课表、一生一教案、一生一记录、一生一评估、一生一档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持续的观察记录、评估分析,并借助数据量化来更真实动态地记录特需儿童成长发展的轨迹,更科学高效地呈现教师日常观察、指导、评估等教育过程和策略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