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社会交往能力干预 班级:大二班 观察者:张亿
观察时间:2023年9月6日 上午9:5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一】
区域活动开始了小吴小朋友选择了美工区创作手工花朵这个作品,他指了指桌上的花朵兴奋地说:“老师我喜欢这个,我想做这个。”,他观察了一会儿自己去拿了纸杯和剪刀并开始制作。他剪了一会之后,拿着自己的半成品向我说道:“老师你看。”,我对他点点头并说:你的花朵很漂亮我们可以给花瓣装饰一下,弄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于是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给花瓣进行简单涂色。
【分析思考一】
小吴的动手能力有所提升,能熟练使用剪刀连续剪花瓣,并且此次游戏是小吴自己选择的,并能坚持将手工做完,在制作过程中小吴有了主动与老师交流的表现,将半成品向老师展示并且能接受老师提出的建议装饰花瓣。
观察时间:2023年9月13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二】
自主游戏时,小米在建构区发现消毒好的玩具混放在篮框里没有分类,小米邀请小吴一起来整理。小米让小吴把雪花片收集到旁边的空盒里,小米自己也整理起子弹头玩具,两人有条不紊地寻找自己负责的种类,玩具很快分类到固定的盒子里。小米提出玩具玩具框上面的标记不对,于是小米拿来了一些纸和笔打算重新画一些,小吴刚开始迟迟不肯下笔,我一直鼓励小吴尝试一下,但小吴在纸上画出的标记只是简单的几根线条。
【分析思考二】
整理玩具,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需要各方面协调,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完成的复杂游戏,在完成这项游戏的同时,幼儿的各项能力都在发展。小吴能耐心将玩具一个一个分类摆放,并将玩具放入收纳柜中,但是在小米提出制作玩具标记时,明显看出小吴的绘画能力和对笔的控制能力还需要提高。
观察时间:2023年9月20日 上午10:30
观察地点:大一班
观察对象:小俣
【观察实录三】
观察开始时,小吴和天天已经玩了一段时间了,他用长方体积木拼接围合成一个“凸”形,可以看到小吴的左侧已经做好了楼梯,右侧桥上有拱门,天天的手里拿着一个长方体,正在和小吴说话。天天说:“你拿的这个长方形不对,要换个长一点的。”,小吴回答:“嗯,我去换一个。”说着就跑到盒子里重新拿了块的长的长方体积木。我问小吴:“你们搭的是什么?”,小吴指着后边的积木说,“这边是小桥,这是楼梯。”,他用手一边指着一边给我介绍。
【分析思考三】
小吴在搭建小桥时,能用平铺、垒高、围合等搭建技能,在搭建过程中小吴的目的性、专注力都有所提高,能与同伴进行简单的合作,游戏过程中同伴对他提出游戏建议时,小吴能听从意见进行修改,在之后的游戏中老师要多给小吴一些与同伴合作的机会,提高小吴的社会交往能力。
【回应策略】
1.教师要做到关爱自闭症儿童,不能排斥或无视自闭症儿童。
教师给孩子建立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对孩子的行为纠正有很大的帮助。
2.注意观察和分析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和孩子谈话时,声音要平和,要和孩子同一高度的视线。平时玩游戏或在室内也要控制音乐的音量和游戏的节奏,太强劲的音乐不适合孩子。
3.自闭症儿童需要更多的动手机会。
收拾和整理东西都非常适合孩子,让孩子有存在感和满足感,也不会到处走动去弄其他东西。
4.游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教育戏剧游戏方式的确帮助了孩子,孩子积极参与游戏中,在游戏中没有压力、愿意表现自己,通过人偶对话和角色扮演说出自己的想法。当幼儿慢慢接受同伴,从中感受快乐,最终就会走出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