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9月 白玥)
发布时间:2023-09-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白玥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策略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白玥

推荐时间

2023.9

文献题目

儿童抽动症:家庭干预优先

文献来源

https://{域名已经过期}/m/jkkp/qt436/910451672608768.htm

抽动症通常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多发于儿童时期。其表现为身体某部位不自主地突然抽动、发声,严重者可能出现秽语等症状。抽动症常伴发其他神经发育障碍,如多动症、违力对抗、焦虑、孤独谱系障碍、强迫症等相关疾病。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抽动症与某种具体病变相关,因此相对于身体损伤而言,该疾病对患儿的心理影响更大。

发病伊始,轻症患儿通常对自己的症状表现没有明确意识。为了不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建议家长做到不提示、不关注、不纠正。对于症状明显的重症患儿来说,家长也应理性对待,根据患儿的病情及对生活的影响程度,需与医生沟通适合的干预方案。

家庭干预应成为抽动症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在抽动症干预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家长,并非医生。由于抽动症病程较长,症状变化无规律,影响患儿的社会交往和学习生活,易导致患儿产生焦虑或自卑心理。患儿家长应格外注意培养儿童的社会性,帮助儿童建立和谐稳定的同伴关系、乐观随和的处事态度以及善良宽容的性格品质,以此来应对抽动症可能给儿童带来的心理压力。

生活中,抽动症患儿家长普遍存在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抽动症的家庭干预。对大多数患儿来说,抽动症是身体发育过程中的短暂插曲,会随身体发育的不断完善而逐渐缓解。家长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更有助于战胜孩子在发育中的小困难。

此外,抽动症患儿可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家长还应做到合理膳食,保证抽动症患儿全面均衡的营养摄入,科学补充营养素,促进包括儿童神经系统在内的各系统发育平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