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学前特需幼儿个别化教学活动的实施 | 学习时间 | 2023年9月28日 |
主讲人 | 马 骏 | 撰写人 | 黄虹乔 |
学
习
感
悟
|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园通常会为特需幼儿提供两种类型的材料。一种是个性化的“专属”材料。这类材料通常是根据特需幼儿阶段性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会在这类材料上做专属标记,既方便普通幼儿进行区分,也给特需幼儿限定一个范围,帮助他们在这个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还便于教师及时进行观察、指导。另一种是供普特幼儿共成长的“合作”材料。这类材料适合普特幼儿一起玩,只是在操作难度上有不同的要求。如:“小猫钓鱼”活动,幼儿需根据掷出的骰子的数字,钓相应数量的鱼。教师提供了大小不同的两种骰子,小骰子上的数字大,大骰子上的数字小。操作时,普通幼儿使用小骰子,特需幼儿则使用大骰子。虽然骰子的大小和其上的数字不一样,但操作规则是一样的。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普通幼儿就像一位小老师,手把手地教特需幼儿掌握玩法。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特需幼儿和普通幼儿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共同获得发展。 在开展个训活动时,幼儿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整合学科领域,促进幼儿整体发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要求: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有机整合,促进幼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有意注意时间通常较短,特需幼儿尤为明显,他们无法长时间参加内容或形式单一的活动。因此,在个训活动设计上,幼儿园通常围绕一个目标,整合各学科领域,采用内容和形式丰富的活动,调动、维持幼儿参与的兴趣。如:为某特需幼儿设计的“按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教师先从故事“三只蝴蝶”入手,让该特需幼儿了解为不同颜色蝴蝶匹配不同颜色花朵的分类原则。接着通过“种花”游戏,结合平衡动作训练(该特需幼儿平衡能力较弱,需要专门进行训练),让该特需幼儿先走过小桥,再将一种颜色的花种在同一个花盆里,进一步学习按颜色分类的活动规则。最后,通过数学活动“好朋友”,引导该特需幼儿排除蝴蝶大小的干扰,将不同颜色蝴蝶贴在相应颜色的花朵上。特需幼儿在分类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到撕贴胶带的技能,训练了手眼的协调性。内容丰富的活动,不仅能让特需幼儿保持活动兴趣,也让他们在数学、语言、大小肌肉控制等能力上均获得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