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选来选去的区域 班级:大三班 观察者:黄虹乔
观察时间:2023年9月26日 上午9:5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幼儿带了一次性的盘子,我让文文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盘子,在前期观察基础上,文文很想动手操作一番,在操作的过程中文文把自己的许多想法都画在了盘子上,如盘子上有花,有藤条一样的线等等。文文对于整个过程很感兴趣,但是当我问起文文画的是什么东西时,他支支吾吾了半天,就说了盘子两个字。
【分析思考一】
自闭症儿童常常因为没有足够的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愿望、需求或其他遭遇的感受,大人们也往往揣摩不透孩子所有的想法,及时地去满足他们的愿望或需求,去帮助他们及时地解决困难。画面整洁,物体突出;幼儿对自己画大表达多非常的生动。幼儿对感兴趣的东西,在完成的过程中是非常的认真。
观察时间:2023年9月26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二】
玩了一会,文文又来到了美工区,今天的制作主题是“蔬菜王国”。5位幼儿围桌正在进行制作活动。5位孩子正在安静的进行活动,没有交谈。他们选取制作的主要材料是橡皮泥,所以造型也各不相同。紫薇在篮子里找到了蔬菜模型, 文文加入后说:“要蔬菜”,我告诉他:“是哈,但是品种不是很多哦,“蔬菜王国”里的蔬菜可是很多的哦。“这时兵兵就说:“我还知道别的蔬菜”。就这样大家又恢复了安静的状态,各做各的,直至活动结束。
【分析思考二】
大班孩子能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美工活动,并完成任务,当他们对材料发生争抢时,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和平解决。这些都符合大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但是整个活动中缺乏同伴互动,比如文文在遇到困难时,同伴们没有主动帮助,而他在遇到困难,解决不了时也没有尝试请同伴帮助解决的办法。虽然是区域活动,是否也应该鼓励幼儿的正面交往呢?
观察时间:2023年9月26日 下午15:2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观察实录三】
文文等三人在建构区用积木搭房子,只听见“哗啦”一声,文文把箱子里的积木全弄倒了,其他小朋友则叽里呱啦地跑来告诉我,“老师,文文把积木打翻了。我正想上前去批评他,可却看到他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积木怎么都在地上呀,告诉老师怎么回事,看看老师能不能帮助你。”文文说:“他们把我的房子给弄倒了。”“噢,原来是这样啊,小朋友把你的积木弄倒,你可以来告诉老师啊,像你现在这样可不好哦!快把积木捡起来吧。”
【分析思考三】
建构中这位孩子刚完成的作品被别人碰到了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这在幼儿的行为中表现较多,原因是个别幼儿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 承受不起挫折,才会出现这样的情绪。
【回应策略】
一、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进行正确分析原因
老师在处理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要一味的认为“孩子害怕了”,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如:当学生忽然跑开时,老师要分析学生是否真的害怕当时的任务,还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而出现了逃避任务,还是因为忽然兴奋起来了(需要身体能量的释放)。一定要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具体的表现进行分析。
二、正确分析冲突发生的原因
在活动中,当幼儿发生争抢材料的冲突时,教师告诉他们篮子里有充足的材料,解决了他们之间的冲突问题。所以,不仅教师的关注引导非常重要, 提供适宜的充足的材料也很重要。活动中没有提及合作制作,所以都是以个人制作为主,自然减少了交流的机会,如果稍作要求,鼓励合作制作,相信幼儿间的互动会活跃些。
三、不要贸然去解决不了解前因后果的问题
在活动中,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这些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其次要进行引导,学会让孩子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