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阅读区 班级:大二班 观察者:张亿
观察时间:2023年10月12日 上午9:5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一】
区角游戏选区时,小吴一会儿看看建构区,一会儿又翻翻认知区的玩具。只见他纠结了两三分钟,最终将区角牌挂在了图书区上。他自己在书柜上找了一本《走迷宫》的书,他把《走迷宫》放腿上一页一页翻看起来。只见他伸出了右手的食指,眼睛跟着食指一起动了起来,但是迷宫明显有些难,小吴走了几次都没有通关,他显得有点不耐烦了,只见他的食指在迷宫图上胡乱划着,没能找到一条正确的路,他看了看身后的我,似乎寻求我的帮助,我没有主动去帮助小吴,过了一会小吴拿着书走过来说:“老师帮一帮我。”,我和小吴一起走迷宫,通关后小吴开心地笑了起来。
【分析思考一】
小吴能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游戏,进入阅读区后,小吴拿起迷宫书不再是以前那样随意翻阅,尝试自己用手指走迷宫,但是迷宫对于小吴来说有点难,但是小吴游戏的耐心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己尝试了几次不再是失败一次就不玩了,并且他能主动向我寻求帮助,成功通关后会说谢谢,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发展。
观察时间:2023年10月18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二】
今天下午小吴主动去书架上拿了一本书《猜猜我是谁》他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五页之后,停了下来,好像在思索着什么。眉头紧紧的皱着,然后拿着书去找佳佳说:“你能给我讲一讲这个是什么吗?”佳佳把自己的看书收了起来,连忙坐到小吴的旁边给他一页一页的讲解起来,这两个小朋友边讲边交谈:“这个是什么水果?是不是菠萝?”“没错,就是菠萝,黄黄的。”。看着他们讲的津津有味,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还不时的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这是小吴第一次看这么久的图书。
【分析思考二】
小吴在摆放标志时,生活常识还有所欠缺,简单的交通标志还有一些分不清,但是在搭建过程中小吴的目的性、专注力都有所提高,能与同伴进行简单的合作,游戏过程中同伴对他提出游戏建议时,小吴能听从意见进行修改,在之后的游戏中老师要多给小吴一些与同伴合作的机会,提高小吴的社会交往能力。
观察时间:2023年10月26日 上午10:3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观察实录三】
首先他来到阅读桌前的时候并没有着急打开书,而是在看书的封面。隔了一会问道:“老师你知道这个书叫什么名字吗?我只认识上面有个100。”我回答他道:“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地下100层的房子。”说完他只是“哦”了一声就开始看书了。过了一会一旁的旭旭也来到小吴旁边,自言自语地说道:“这个小女孩他从隧道钻到地下去了,他要进入地下房子了,小吴你看这个门。”,小吴听到后说道:“他会找到宝藏吧。”,旭旭继续往下翻着,来到第三页。开始根据他看到的画面开始讲起了故事:小女孩先来到了小兔子家,看到了小兔子在拔萝卜,然后小兔子就给耕地,他们把拔出来的萝卜都晾起来。劳动完的小兔子有点累要洗一个澡,然后他要把脏衣服洗掉......小吴在一旁听旭旭说着说着两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分析思考三】
小吴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能够在看图书的时候较连贯、清楚地讲述自己在图书上看到的内容,且在旭旭来与他一起看书的时候,小吴耐心倾听旭旭所讲的故事内容,并能做出一些回应。
【回应策略】
1. 为儿童精心选择合适的读物。读物的选择,既要考虑到儿童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认知和语言水平。针对自闭症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画面主体鲜明、语言简短直白、文本结构清晰并具有预测性、富有趣味性的绘本作品。随着儿童认知和语言水平的提高,可以选择情节更为复杂、语言更为丰富、类型更加多元的绘本或者其他类型的读物。
2. 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活动形式。分享阅读的有效实施,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听觉理解、言语和非言语沟通能力。分享阅读强调教师将适合的阅读材料大声朗读给孩子听,通过引导注意、解释、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儿童互动,使儿童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主动将书中描绘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
持续强化儿童的积极阅读行为。当儿童表现出了积极阅读行为时,家长应当给予持续强化。强化物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偏好,与儿童协商确定,可以是儿童喜欢的阅读活动,也可以是一本书,或者是自由活动的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