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3年11月27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表演区
观察对象:曹沐汐、朱佳怡、金圣昱、卢睿之
【游戏实录二】
预约了今天表演区的幼儿,一入区便开始寻找他们今天要表演的《池塘音乐会》所需要的道具。佳佳在低结构材料区中挑选了铁质饼干盒作为自己演奏用的“小鼓”;六六挑选了两个易拉罐并分别装上豆子和花生作为“沙锤”进行演奏;静静用铃鼓;小羽用晌板。五花八门的乐器再配上热闹的音乐,让整个小剧场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不少小观众已经开始捂着耳朵说:“太吵啦! 一点也不好听。”甚至有的再也不想观看表演而选择到其他区域进行游戏了。热闹的小剧场瞬间变得冷冷清清,小演员们没有了小观众们的捧场,自娱自乐也开心不起来了。
【分析思考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中班幼儿的艺术领域的发展目标有:“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此阶段,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低结构材料来支持幼儿的自主表演,但是从幼儿整体的活动情况来看,虽然投放的低结构材料能够吸引幼儿自主选择,并引发幼儿尝试道具替代,但是由于对低结构乐器的了解不够深入以及对使用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幼儿只满足于对乐器的敲敲打打,缺乏与音乐节奏的互动,毫无节奏感的敲打缺乏美感,令人生厌,也让表演的幼儿产生了挫败感。此时教师应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与创造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加深幼儿对乐器的了解,助其掌握乐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与音乐审美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