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游戏行为的训练 班级:大二班 观察者:陆金茹
观察时间:2023年11月9日 上午9:45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读写区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一】
孩子们进入活动区开始做游戏,小吴进入读写区看了一会书后,拿起了电话,给妈妈打起了电话。这时,涵涵看见了上去就抢,嘴里还说着:“给我打一个,给我打一个”。小吴不让。两个孩子立刻要抢起来,把那些“小朋友有玩具要一齐玩,要别人的东西要商量”的话抛在了脑后。我立刻走过去,说:“小吴,玩具是涵涵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吗”?小吴虽然不抢了,但仍不甘心地看着涵涵手中的电话,我灵机一动,找来班上另一部电话并大声说:“铃……小吴快来接电话,爸爸找你。”小吴高兴地跑来了,拿起电话:“爸爸,你在上班吗?我把幼儿园搞的乱七八糟的……”听着小吴可爱的话语,我笑了!
【分析思考一】
幼儿年龄小,常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发生争抢,我利用幼儿情绪易转移这一特点,适时介入并加以引导,使矛盾化解,保证了游戏活动正常开展,又不影响幼儿游戏情绪!
观察时间:2023年11月16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读写区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二】
一次无意中的发现,使我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小吴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在读写区内,幼儿阅读的书籍渐渐失去兴趣。我灵机一动,选择了一些世界名曲。请幼儿听一听。首先进入耳膜的是《晨曦》、《天鹅湖》等,旋律缓慢优美,非常动听。幼儿一听到这首乐曲,精神马上被集中了,情绪缓慢了,并开心地笑了起来,对音乐感兴趣极了。小吴说:“真好听呀!”于是我请小吴跟着音乐做动作,小吴跟着音乐动作起来,虽然动作不是很合拍,却带动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孩子动作都变温柔了,其他幼儿一看,也跟着做起了动作,合着旋律舞起来。
【分析思考二】
1.于是,在平时活动中,一有空闲时间,我就放一些无词的乐曲让幼儿听听,做做动作。小吴对音乐变得敏感起来,变得很喜欢听音乐,有时教室里很吵闹,秩序很不好,只要一放轻音乐,小吴便逐渐安静下来,聆听着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做着自己想出来的动作,或是学别人的动作。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非常浓厚,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2.只是平时的倾听,并没有安排特殊的教育环境,小吴学得自然,学得随意,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乐感,发展了幼儿的听觉、记忆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并让幼儿在音乐中充分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就让音乐时刻伴随着孩子们吧!
观察时间:2023年11月21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读写区
观察对象:小吴
【观察实录三】
我们班的孩子对故事拼图很感兴趣,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我选择了一些绘本故事自制了拼图,让幼儿进行拼图游戏。这次我让小吴也参与进来,小吴平时在这方面能力比较弱,所以我安排他多动手拼搭来进行提高。在活动中,他跟往常一样一个人开始拼图,看着其他幼儿能够跟自己的同伴一齐拼图,但小吴却常常一个人,不会主动和同伴一齐拼图,就算不会拼图了,也不会主动和同伴一齐拼图。
【分析思考三】
1.孩子们对拼图是很有兴趣的,但在活动中,由于小吴胆子比较小,所以缺少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对于他的要求不能过高,应当慢慢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
2.从案例看,小吴是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在交往方面很不主动,缺乏勇气,内心的需求和期望总不敢去实现。而我的点头、微笑无疑给了孩子很大的鼓舞。小吴不是不想交往而是不敢交往,他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怀和爱。而在交往中他却不善于用语言和别人进行沟通,所以委屈得哭了。
3.针对小吴的行为,我与家长进行了个别交流。从中了解到,小吴在家里就很乖巧、不大爱说话,很依恋父母,父母也认为孩子年龄小很多事情都包办。平时父母交际很少,不经常带他出门,将他封闭在自我的小家中,致使他缺少交往
的机会。
【回应策略】
1.教师后续的支持:在任何活动中要及时地引导小吴与其他幼儿的合作,鼓励幼儿合作来促进小吴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2.增强孩子的自信,抓住时机表扬他。游戏时多让幼儿以强带弱、相互配合。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小吴大胆用语言与别人交往。
3.积极鼓励小吴根据自我的兴趣来表现自我,并展示给全班幼儿看。引导其他小朋友和小吴积极交流,主动和他成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