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干预指导案例(12月 李倩尔)
发布时间:2023-12-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倩尔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我的小区     班级:大三班     观察者:李倩尔

观察时间:2023年12月7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益智区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今天区角活动时,文文小朋友很快就进入了益智区,熟练的拿起了一盘积木,把积木全部倒在了桌子上。接着他拿了小方块积木一块一块小心翼翼地玩起了垒高。过了一会儿,他把小方块积木全部都垒了起来。他看了看桌子,发现没有了,就把自己垒高的积木一把全部推倒,积木撒落一地,然后还开心的又蹦又跳,接下来的区角游戏时间中,他就开始东张西望,各个区域中都有他的身影。

 

【分析思考一】

文文小朋友在玩区域活动时,总是容易被其他的玩具或者声音吸引过去,在玩一个玩具时,发现玩完了就觉得没有多大的意思,想要换一个更好玩的玩具,总是心不在焉,他总是在瞎玩,没有目的的在操作。

 

观察时间:2023年12月13日 下午1515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文文、小贝

【游戏实录二】

文文和小贝两人都紧紧地拉扯着“娃娃”,互不相让。看到我来了,小贝说:“老师,这个娃娃是我先拿的,我是‘娃娃家’的妈妈。”文文也不甘示弱:“这是我的,我的。”还乘小贝不注意一把就抢过去抱在怀里,把小贝惹的哇哇大哭起来。这时,我接过了文文手里的娃娃,抱在怀里,说:“娃娃乖,不哭了。看,你们把娃娃弄哭了。快跟她说声对不起。”他们点点头:“娃娃,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看着他们沮丧的眼神,我说:“刚才娃娃悄悄地告诉老师,说你们两个她都喜欢,所以想让你们两个轮流抱她,好吗?”“愿意。”他们两个高兴得跳了起来。

 

【分析思考二】

文文没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区域中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娃娃家里只有一个娃娃,所以幼儿想当娃娃的爸爸或妈妈,其实孩子们对于角色扮演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文文碰到自己的喜欢的角色就会动用武力明抢,这也与孩子的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有关。 

 

观察时间:2023年1220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共享建构室

观察对象:文文

【观察实录三】

 前期我组织幼儿去建构室活动时游戏前,我都要提醒他们听到信号要及时整理玩具并排队,比比谁的动作快。可是,文文每次都很贪玩不停信号,自顾自的继续玩,我每次都要催促他很多次,叫人头疼。今天,故意在游戏前提醒文文要听信号,并反复的练习问文文当老师一拍手,就要怎么做?文文点头告诉我说:“要排队”。今天当我一拍手,示意孩子排队时,没想到文文确是第一个,他还兴奋的提醒我:“我是第一个排队的。”可还没等我来得及高兴时,他却又走开了,又去拿积木开始玩了。

 

 

【分析思考三】

 从以上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文文会控制自己自由行为了,知道应该在听到信号时尽快来排队。可是,当他做到后,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老师的要求,放松了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因此出现自由走动的行为。

【回应策略】

1.首先肯定童文文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赞同他及时排队的表现,增加他对自己的自豪感。让他进一步知道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2.请其他幼儿关注文文能否控制自己这方面的情况,及时加以引导和鼓励。

3.根据文文争抢玩具的事情,可以增加角色牌来明确娃娃家的角色分佩戴上角色牌的幼儿才可以玩游戏。

4.区域活动前与文文强调游戏规则,遇到问题能友好地协商不争吵。

5.在游戏观察中,首先要观察文文是否是在瞎玩,还是有目的的在操作。如在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有所转移,就应及时介入,启发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引导幼儿继续进行建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