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建构区 班级:大二班 观察者:颜静娟
观察时间:2023年12月6日 上午9:55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一】
小吴在游戏中表现出了对积木的偏好,他选择了一些大块的积木来搭建房子的主体结构,同时也选择了一些小块的积木来搭建细节部分,如门、窗等。在整个过程中,他都能够很好地控制和使用游戏材料。
【分析思考一】
在游戏中,小吴表现出了对建构游戏的浓厚兴趣。他专注于游戏,很少受到外界干扰。在搭建过程中,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同时也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和改变原有的设计。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都表现得相当不错。
在游戏中,小明很少主动与其他孩子交流,但当其他孩子向他提问或寻求帮助时,他会用简单的语言来回应。他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时,语言较为清晰和准确,虽然有时会重复同一个话题或用词不当。
观察时间:2023年12月13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二】
小吴进入建构区后,选择了一块较大的积木,并独自开始搭建。他没有与其他儿童交流或合作,完全专注于自己的建构活动。在搭建过程中,小吴展现出较好的精细动作能力,能够小心地将积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进行微调。尽管遇到了几次积木倒塌的情况,但小吴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尝试重新搭建,表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
【分析思考二】
小吴喜欢独自进行游戏,对建构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专注力。他的精细动作能力较强,能够完成复杂的建构任务。但是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社交交往障碍,他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支持来促进与他人的互动。
观察时间:2023年12月20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观察实录三】
小吴进入建构区后,选择了一些积木开始独自搭建。在建构过程中,小吴展现出一定的建构技能,能够用积木搭建出简单的结构,如城堡、桥梁等。小吴在搭建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重复性行为,如反复堆叠积木、排列颜色等。这种行为可能与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有关。
【分析思考三】
小吴他的建构技能显示出一定的发展水平,能够用积木搭建出简单的结构。重复性行为是自闭症儿童常见的特征之一,小吴在搭建过程中的重复行为可能与他的刻板行为有关。
【回应策略】
1.提供结构化的环境
为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安静、有组织的建构区域,明确规则和步骤,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建构活动。同时,提供丰富多样的建构材料,如积木、乐高、磁力片等,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使用视觉支持
利用图片、图示或模型等视觉工具,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建构任务和步骤,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可以使用建构任务卡,上面有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让他们可以根据任务卡上的指示进行建构。进行“视觉建构”的教学活动,让自闭症儿童观察图片或模型,然后尝试复制或创造类似的建构作品。
3.培养精细动作能力
通过练习抓握、拿捏、拼接等精细动作,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手部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建构技能的发展。提供各种大小、形状和质地的建构材料,让自闭症儿童练习使用不同的手部动作进行操作。同时,开展“精细动作训练”的教学活动,让自闭症儿童参与穿珠子、使用夹子等精细动作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手部灵活性。
4.实施个性化教学
根据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调整建构活动的难度和复杂度,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当他们完成建构任务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5.促进社交互动
组织合作建构活动,鼓励自闭症儿童与同伴互动和交流,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