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12月 张晓玥)
发布时间:2023-12-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晓玥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
推荐人 | 张晓玥 | 学习时间 | 2023年12月 |
文献题目 | 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 文献来源 | 网络 |
主题式戏剧教育活动的建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戏剧表达为开端。每个戏剧主题都会有一定的角色。戏剧表达需要借助角色扮演,围绕角色的特征与生活来展开。幼儿可以从感知、模仿、造型、想象、控制、情感等方面去充分认识、理解、表现角色,这一层次的学习是为了鼓励幼儿敢于表现、充分表现,为后一阶段的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以戏剧创作为主干。戏剧创作围绕戏剧冲突展开,包括情节创作和场景创作。幼儿围绕教师设置的问题想象角色、情节、场景,并通过肢体、表情和语言进行表达。 第三阶段:以戏剧表演为结束。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活动最终需要一个多次传递信息与想法、分享经验与感受的过程,这就是戏剧表演。有前面两个阶段作铺垫,戏剧表演自然成了幼儿的兴趣,他们通常会在表演区域中自由选择角色、自主创编情节。在戏剧表演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相互观看,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其中有分工、有合作,还要准备场景、音乐,这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幼儿很希望得到大家的肯定。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了两种方法:一是节选片段表演,二是将表演活动放置在区域中。经过一系列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活动,幼儿的经验越来越丰富,表演的兴趣也越来越高涨,集体活动已经满足不了所有人的表演要求,因此教师将戏剧表演活动延伸到了表演区域。教师投放了头饰、纱巾、栅栏、绳子、录音机、手偶等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表演需要。一些比较内向的幼儿往往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但又想参与这样的活动,因此,表演区域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他们更多的是再现集体活动中的表演内容。那些活泼大方的幼儿则将表演区域当作他们创作的天地了,他们将集体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了区域活动中,利用教师提供的新材料展开了新的戏剧表演活动,如更换角色、增加木偶等。研究发现,幼儿这时的戏剧表演完全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在不断的重复中丰富、完善自己的表演。当然,教师的适时指导仍然是需要的,教师需要观察、发现幼儿在表演中产生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