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4年1月16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科探区
观察对象:高锦溪
【观察实录】
在今天的科探区,我和小朋友们一起揭秘了“噼里啪啦”的真面目。原来噼里啪啦的大怪兽就是静电呀!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高锦溪和舒婉松将纸撕成碎碎的纸屑,然后利用多样的材料进行摩擦,探究哪些物品会摩擦起电将纸屑吸上来。
【分析思考】
静电真是一个神出鬼没的小家伙,让孩子们总是找不到它。神奇的静电充分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开始思考静电产生的原因。我们通过讨论,猜想可能引起静电现象的一些因素,为了完成猜想,教师跟随孩子们脚步,一起探究实验!
【回应策略】
1.从兴趣出发
本次课程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逐步深入探究,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师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帮助搜集资料,支持幼儿的探索。幼儿运用交流讨论、观察探索、实验探究等方式,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幼儿了解到静电的特征、原理以及运用,后期可以充分运用家长资源,通过家园合作的形式为幼儿的探索之旅继续提供支持。
2.关注亲身体验
“静电”这一现象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和发现,这次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摩擦起电”的原理和“静电吸附”的现象,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科学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认识了奇妙的静电,提高了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