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思路】
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蝴蝶”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好奇、兴奋等各种各样的反应。孩子们对蝴蝶都很感兴趣,然而,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于是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选择这个主题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在认识蝴蝶的同时,通过在各个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和探索大自然,感知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学习正确地使用量词,使幼儿在一边游戏—边讲述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故事,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并乐于参与集体游戏并尝试介绍自己的作品,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蝴蝶的外型特征和生活习性,尝试用语言、动作表达。
2.提高幼儿想象和创作的能力,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蝴蝶的姿态。
3.有好奇心,了解蝴蝶的孵化过程,知道蝴蝶的生长过程。
4.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精神,有初步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5.运用对称的技能,装饰蝴蝶,感受蝴蝶的美。
【主题网络】
【主要活动建议】
教学活动:
第一周
美术活动:《蝴蝶穿花衣》——学会将彩色纸条撕成碎片,贴出蝴蝶的翅膀。 |
语言活动:《三只蝴蝶》——喜欢三只蝴蝶对伙伴的不离不弃,学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
音乐活动:《蝴蝶飞飞》——倾听乐曲,尝试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蝴蝶飞舞的姿态。 |
健康活动:《飞舞的蝴蝶》——练习在指定范围内躲闪跑,探索躲闪的方法。 |
数学活动:《蝴蝶找花》——能按1—5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 |
第二周
美术活动:《毛毛虫》——能用捏扁、团圆、搓长等方法表现毛毛虫的不同姿态。 |
科学活动:《美丽的蝴蝶》——初步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蜕娈变过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
音乐活动:《毛毛虫与蝴蝶》——欣赏音乐,感受音乐A段和B段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 |
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理解绘本内容,学习将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学说句式“星期X,毛毛虫吃了X个XX”。 |
数学活动:《蝴蝶排队》——尝试找出红蝴蝶和蓝蝴蝶排序规律进行排列。能够按照两个两个交替排队。 |
区域游戏:
区域名称 | 材料 | 玩法 | 绘本资源 |
美工区: 1.蝴蝶飞飞 2.百变毛毛虫 3.晕染蝴蝶
| 1.塑封膜、黏土 2.鸡蛋托、扭扭棒、颜料、眼睛 3.餐巾纸、扭扭棒、马克笔、喷壶 | 1. 在蝴蝶造型的塑封膜上,用黏土进行对称装饰。 2. 将鸡蛋托剪成条状,在头部涂上红色颜料,将其余部分涂成绿色,再用扭扭棒制作触角,最后贴上眼睛。3.将纸巾对折,用马克笔在纸巾上画上线条,将扭扭棒在纸巾中间拧起来,喷些清水将色彩晕开。 | 《透明的翅膀》 《毛毛虫变成了蝴蝶》 |
认知区: 1.蝴蝶配对 2.蝴蝶点数配对 3.蝴蝶拼拼乐
| 1. 蝴蝶底纸、蝴蝶局部图片 2. 蝴蝶和花朵的图片 3.蝴蝶拼图若干 | 1.根据蝴蝶底纸上蝴蝶的颜色、花纹,找到缺少的部分,将蝴蝶配对完整。 2.将蝴蝶身上的数字与花朵上的点点进行一一对应匹配。 3.找到相同蝴蝶的两部分,将蝴蝶进行拼搭完整。 | 《我是蝴蝶》 《蝴蝶的秘密生活 》 《蝴蝶,如此耐心》 |
生活区: 1.蝴蝶穿线 2.彩色蝴蝶 | 1、蝴蝶底纸、吸管、绳子 2.蝴蝶扣纽扣底板 | 1.将绳子沿着蝴蝶身上的吸管花纹逐一穿起来。 2.将蝴蝶身上的小圆片扣在蝴蝶的身上,练习扣纽扣的技能。 |
《蝴蝶的旅程》 《害羞的花蝴蝶》 |
科学区: 1.复活毛毛虫2.蝴蝶标本 3.消失的蝴蝶
| 1.餐巾纸、马克笔、滴管、水、筷子、托盘
2.蝴蝶标本、放大镜
3.白卡纸、水彩笔、水、盆、封口袋 | 1.在纸巾上用马克笔画出各种条纹,用筷子将直径横向卷起来,卷好后,将纸巾两端向中间挤压,用笔画上眼睛、嘴巴和斑点,把做好的毛毛虫放入托盘中,最后将水滴在纸巾上,观察毛毛虫身体的变化。 2.用放大镜观察蝴蝶标本,了解蝴蝶的身体构造。 3.在卡片上画出一只蝴蝶,涂上颜色,将卡片装进透明的封口袋里。然后把袋子放入盛有水的盆中,观察蝴蝶的变化。 | 《蝴蝶你要去哪里》 《蝴蝶的一生》
|
扮演区: 1.三只蝴蝶 2.蝴蝶花
| 1.蝴蝶翅膀、花朵头饰、太阳、雨滴服装。 3.布置场景,提供蝴蝶花胸饰,音乐。 | 1.幼儿分角色表演绘本故事内容,学说蝴蝶与花朵的对话。 2.自主蝴蝶花的造型。表现花朵的美丽姿态。 | 《》 《三只蝴蝶》 |
建构区: 1.蝴蝶公园 2.蝴蝶 | 1. 硬纸板、养乐多瓶、塑料罐、薯片罐、纸杯等。 2.乐高积木、清水积木、雪花片等。 | 1.幼儿共同用围合、延长等技能进行建构蝴蝶公园,尝试用平铺、围合、垒高等技能为蝴蝶搭建不同的家。 2.以对称的形式拼搭出蝴蝶的造型 |
《蝴蝶的日记》 《10只蝴蝶》 |
阅读区: 1昆虫百科 2.好饿的毛毛虫
| 1. 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昆虫记》。 2.故事盒、玩偶。 | 1.根据绘本内容讲述故事,了解毛毛虫的生长过程。 2.大胆选择图片,鼓励幼儿根据一系列要素进行一句话的讲述,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进行连贯讲述。 | 《昆虫记》 《好饿的毛毛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