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小鸡,你好 班级:小一班 观察者:陆金茹
观察时间:2024年1月8日 上午10:05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表演区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一】
“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早上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去游戏吧!”小吴、彤彤、涵涵端着小椅子来到小舞台前面,打扮了好了之后,小吴第一个走上了小舞台,他在小舞台走着模特步,不停地变化姿势,可小观众们似乎并不感兴趣,很快彤彤和涵涵就聊了起来,“这是我妈妈做的蝴蝶结。”“我妈妈还给我做了副红色眼镜呢。”彤彤又拿起一只粉红色的灯笼,美滋滋地摇来摇去。
一会小吴走下了舞台,他摘下帽子,穿上了蜘蛛侠的衣服,拿着“宝剑”,在旁边不停地摆着动作。看着空空的小舞台,我提醒小吴:“小吴,你不去表演节目吗?”等到小吴站在小舞台,“你想唱什么歌呢?”“老师,我想跳小鸡舞。”“啊!”小吴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还是尊重了他的意愿。
随着音乐响起,小吴开心地扭了起来。很快几名幼儿都围了过来,也跟着在舞台下面扭了起来。
【分析思考一】
孩子们在舞台的表演也许只有几分钟,但是却能够体现出孩子们平时的表达表现水平,习惯培养,大胆自信等多方面素养。在音乐的提供上我们选择了孩子们当下学习过的歌曲,认为幼儿比较熟悉,同时引导幼儿在音乐区中实行表演和巩固。但内容单调,并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的参与的兴趣,导致他们并没有表演的意识,更多的是喜欢装扮行为。
观察时间:2024年1月12日 上午10:25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娃娃家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二】
小吴、凝凝、忆昕三个孩子进入了“童话剧”角色表演区。忆昕对小吴说:“我要当公主的。”说完坐在化妆镜前,拿一根宝石项链挂在自己的头上,那块宝石刚好搭在额头处,然后她又戴上公主皇冠,戴以后又摘了下来,再穿上公主裙,手里挥舞着一根仙女棒。小吴从衣架上拿下一件连体青蛙的衣服,努力的把衣服套上去。他说他要演故事里的小鸡。凝凝听了对他说:“小吴,你做青蛙王子吧,我们一起去参加舞会。”小吴说:“我不当青蛙王子。”忆昕在一旁看着他们俩,她没有选择服饰,而是笑呵呵地看着小吴和凝凝。
【分析思考二】
1.在一次次的区域活动中,我发现表演区的孩子越来越多。另外,孩子们十分喜欢带着那些头饰、服装进行表演。从中我发现孩子们十分喜欢模仿小动物或者成人。活动中,凝凝当起了小主人能够带着小朋友一齐游戏,教师应当多鼓励幼儿当自我的小主人,大胆地和同伴一齐游戏,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
2.通过观察,我发现小班幼儿在表演区活动中表现出了很好的社交能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能够与他人合作,通过协商和协调解决分歧;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趣;小吴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现了自己的语言天赋。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这些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时间:2024年1月16日 上午10:30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表演区
观察对象:小吴
【观察实录三】
在表演区,小吴选择了话筒道具,但他不与他人分享。当其他幼儿试图与他分享玩具时,他会紧紧抓住玩具,拒绝分享并出现推人的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物品有强烈的所有权感,或者是缺乏合作和分享的技能。这种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可能会影响他今后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发展。
【分析思考三】
1.培养分享意识:在日常活动中,加强小吴与幼儿的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分享的好处和意义,建立分享意识。
2.建立合作机制:在组织游戏和活动时,鼓励小吴与幼儿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技能。
3.积极引导:当发现小吴有不合作的行为时,及时引导他正面地处理问题,例如鼓励他们分享玩具、表扬他们合作的好行为等。
4.家园合作:加强家园合作,向家长介绍小吴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提高家庭与幼儿园的互动和协作能力。
【回应策略】
1.小班教师在指导中,可以多种方式来激发孩子的表演兴趣,引发孩子个性化的表演与创剧意识,支持儿童进一步拓展表演。
2.如在表演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参与表演、示范创编台词或共同商讨剧情的方式,帮孩子进一步感知理解角色特点、扩展故事内容,深化拓展表演。
3.表演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用精彩片段回放、照片、共同模仿等方式再现精彩内容,辅以针对性的鼓励评价,促进小班儿童更具创造性的表演与游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