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1月 郑爽)
发布时间:2024-01-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郑爽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幼儿园自闭症儿童的教养策略

学习时间

20241

主讲人

冯嘉慧

撰写人

郑爽

 

 

 

 

 

 

 

 

 

 

 

 

 

 

 

 

 

 

 

 

 

营造良好的教养环境

1、建立混合的班级群体,提倡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有别于传统的提倡采用隔离手段的老师教育的一种混合教育,产生于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正常化运动。在我国,进行融合教育的主流形式就是跟班就读,虽然某些幼儿园愿意把自闭症患儿纳入普通班级学习,可这样也不能说就达到了融合教育的目标。

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教育是“注重发展经验,注重课程整合”,在课程设置上,要着眼于自闭症儿童的经验,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探索和了解程度都有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相关,开设既适合正常儿童的课程,又能让自闭症儿童共同参与的课程,整合资源。而在教师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自闭症儿童有一定的敏感度,既不过分关注自闭症儿童,从而忽略正常幼儿,也不以一概全,用正常幼儿的标准来要求自闭症儿童。使用“渐进式的融合”观念,一步一步地进行,千万不能操之过急。通过留心日常学习生活的融合情况,发掘自闭症儿童的优点,然后根据其优点来对班级教育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让自闭症儿童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去。在课程实施上,要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考虑到普通儿童和自闭症儿童双方的能力和兴趣,所采用的策略是否适合双方,能否促进其共同发展与进步。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让幼儿们主动参与到游戏的设计中来,不要把游戏结果固定化,而是由学生来主导游戏,针对游戏过程中自闭症幼儿的回应来对他们进行鼓励支持,让他们的优势得以展现;另外,让班上的同学都能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鼓励自闭症儿童去履行角色的职责,比如做老师的小助手为同学们分发学习材料等,让自闭儿童感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2、创造友爱互助的集体氛围

首先,由于孤独症儿童社交功能损害,不善于主动与其他幼儿进行沟通,为了让他们对集体有归属感和安全感,更应该让其尝试接触其他幼儿,融入到集体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发展语言,增强情感体验。普通幼儿与自闭症儿童互帮互助,在与班级同学接触中学习常识并建立正常的同学关系与友谊。这可以让他们接触人群,走出自己一人的世界,在与同学的接触过程中慢慢感受基本的社交活动,包括与同学的玩闹,一起学习。在平日点滴的班级生活中学会与人进行交流,并增强各种情感体验,如得到同学帮助时的喜悦,受到同学冷落时是伤感等等。

同时,要让他们逐渐接纳身边的同学,普通幼儿也要学会接纳他们。比如,一同玩他们喜欢的玩具或游戏,拉着自闭症儿童的手带着他们去上厕所等,与正常幼儿建立友谊。在此基础上,教育他们和同学一起参加活动,或者帮助别人。

3、教师、同伴态度

1)教师,亲和力和感染力是一名合格幼儿园老师应该拥有的基本素质。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常人不同,自然教师就不能拿教育正常儿童那一套来对待他们,正常儿童追求全面发展,而对于自闭症儿童则不能强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患儿的表现特点来发掘其优势,顺着患儿的病况来一步一步做引导。当他们狂躁时,先顺应其要求,再平静地指出他们的行为不可接受,会伤害到自己或者让别人不舒服。对其进行教育时,语调应平和,慢慢地和他讲道理,大声批评的话可能适得其反。

老师要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知识基础,比如在讲课期间,可以通过一些肢体语言,如轻拍肩膀,轻敲课桌,对其进行提醒、提示,有助于他融入学习氛围。针对患儿在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状况要有相应的对策。其次,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课堂座位安排需巧秒,视角刺激要到位。就当前的状况来看,与正常儿童混合学习的自闭幼儿的座位一般都在教室四周的边角位置,这样安排的缘故是,大部分的家长都会亲自或者请一名特教陪同闭症儿童一起上课,因为班上的学生都是儿童,成人如果陪同坐在前排或中间就会挡到班上其他同学的视线。另外,也存在个别自闭儿童上学年龄较大,或者是跟不上正常班级自动留级的情况,那么这些患儿的身高较高,因此,他们的课桌安排也只能在边角。再者,如果出现情绪波动引发的行为异常,对正常教学影响较少,对于陪读人员及时帮助调适更为有利。

2)同伴,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教师应该对正常幼儿进行自闭症科普教育,委婉的告诉他们自闭症儿童的与他们的区别,让他们理解特殊孩子的表现不是故意捣乱,恶意攻击。孩子的心非常纯真善良,当他知道了同伴并不是故意伤害他人或不爱与其他幼儿说话等行为,就更容易宽容对待自闭症孩子。让孩子们能够正确看待他人的“不同”,也就能够对那些“不同”的孩子更加友好,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友好态度会让患儿对集体更加信任,从而渐渐改善其自闭症状。

4、家园一体

幼儿园校方应该树立“家园共育”的意识,让孩子的家长也能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这样一来,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也能够积极的与老师沟通。作为家长应该主动积极地与学校、老师和孩子的同学沟通,让自闭症幼儿适应环境的转换,争取学校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循序渐进地让孩子融入新环境。也要鼓励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如果程度过深过难,可以与老师商量,设计个性化作业,主要的目标是尽力让孩子融入集体,适应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而不是将自己标签为是特殊的。

在混合跟班就读的问题上,一些家长的观点是:自闭症儿童只要能够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生活,就能对其进行模仿,渐渐地也就能够与人沟通,也就不再自闭了。一些家长却害怕校方因孩子的患病情况而不接受孩子跟班就读,就对校方进行隐瞒,让其后教师无法及时准确地应对患儿的特殊情况,患儿也无法马上适应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自闭症幼儿家长可能在教育训练等方面不会提出过多建议。且多数的自闭症幼儿在进入幼儿园融合后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家长内心也会忐忑不安,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采用照片、请家长定时参与活动等办法,消除了家长们的顾虑。

一般大众对自闭症几乎没有什么认识,只知道自闭症儿童行为怪异,因此普通学生的家长会对自闭症儿童产生防备甚至排斥心理,他们会担心这些特殊的孩子会给自家孩子带来不好的行为影响,害怕孩子模仿自闭幼儿的不良行为,对此,他们很难接受自患儿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学习。这一点,需要幼儿园出面向广大家长宣传关于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主要是哪些方面表现特殊,以及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幼儿一起学习有双向进步的作用,让家长了解自闭症这个特殊群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