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干预指导案例(1月 王群)
发布时间:2024-01-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群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快乐小兔     班级:小四班     观察者王群  

 

观察时间:2024112日 上午950

观察地点:小四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我们班的孩子对搭积木是很感兴趣的,在本次的区域活动中,我选择了软体积木、雪花片等积木让幼儿进行拼搭。这次我让文文也玩积木,文文平时在这方面能力比较弱,因此我安排他多动手拼搭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他跟往常一样一个人开始拼搭。看着其他幼儿可以跟自己的同伴一起拼搭,但文文却常常一个人,不会主动和同伴一起拼搭,就算不会拼搭了,也不会主动和同伴一起拼搭。

   

        

【分析思考一】

其实文文对建构是很有兴趣的,但在活动中,文文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胆子也比较小,因此缺少与同伴合作的机会。对于他的要求不能过高,应该慢慢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在任何活动中要及时地引导幼儿合作,鼓励幼儿合作来促进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观察时间:2024113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小四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二】

区域游戏时,有小朋友在教室里玩“抢椅子”,文文拿着闯关卡站在旁边看着其他小朋友游戏,我上前:文文,你可以在等候区排队,或者先去别的区域看看是否有空可以先玩。”“我不要玩!”他一口回绝了我的提议。“为什么啊?”“我不要玩。”他再次重复。“那你先排队,等一下就轮到你。”下一轮文文参加了游戏,游戏后他继续站一旁,我拿过他的闯关卡说:“游戏后,你要找老师敲章,说明你成功了。你看这是什么?”“贴画纸。”他咧着嘴笑了,和小朋友一起参与到游戏中。

   

分析思考三

文文游戏后的笑容可以看出,文文并不是不喜欢游戏,而是对个人单独参与游戏而退缩。有可能是规则的不明确,也有可能是个人进入陌生教室的害怕,另外也有可能是缺少独立面对解决问题的经验。措施:朋友结伴:关于文文和来来,两人就像是互相“壮胆”,手拉手出去后,等游戏结束,两人的闯关卡都完成了6个游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而且俩人在反馈游戏体验时特别开心,挑战后的喜悦溢于言表。

 

观察时间:2024116日 上午1030

观察地点:小四班

观察对象:文文

【观察实录三】

科学区,小朋友都在摆弄罐罐,探索罐子是否能发出声音文文不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在教室里走来走去,一会回到座位,却把椅子转向墙角,用餐巾纸蒙住脸,一边摇头一边大声哼唱。我走过去轻轻地把他的餐巾纸拿下来,他却使劲抓着餐巾纸,眼睛紧盯着我,还发出“不给,不给!”的叫喊声。    

     

分析思考三

小班的孩子,对操作探究这一概念比较模糊,而且他是自闭症儿童,他们的学习都要比正常儿童慢一拍,对他的要求也不能太高。特别是文文,他很少能静下心来做事情,注意力最多只能集中5分钟左右,除非他很喜欢做的事情他才能静下来做。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对他感兴趣方面入手,在和他玩的过程中让他知道一些数学常识,或者在降低对他的学习难度,让他与老师一起完成,增强其自信心。

 

【回应策略】

1.加强正面引导,提高接纳程度

面对班里的自闭症幼儿,教师要调整好心态,不能对这类幼儿有任何偏见,更不能产生厌恶情绪。面对同伴的排斥与排挤,教师应做好正面引导,消除其他同伴对自闭症幼儿的错误认知,并促进他们之间的有效互动,确保融合教育的顺利开展。  

2.提供友谊支持,扩大互动范围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互动行为时,教师可以在游戏评价环节重点讲评,通过各种形式表扬为幼儿提供帮助的幼儿,并引导其他幼儿用有爱的眼光去看待自闭症幼儿,去发现原来他也是一位友好、守规则   的合作伙伴。之后,再与大家商量讨论,制订“今天我与XX做朋友”的班级公约,让同伴轮流与XX做同桌,并带着XX参与各种活动,进入同一个区域游戏,这样既鼓励了其他幼儿和XX进行交往,也扩大了程程与同伴互动的范围。

 3.提高分辨能力,引导正向互动

对于自闭症幼儿来讲,与同伴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教师应及时正确地疏导,帮助自闭症幼儿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其与同伴展开正向、有效地互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