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1月 白玥)
发布时间:2024-01-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白玥

浅谈对融合教育的认知与理解

学习时间

2024年1月

主讲人

网络

撰写人

白玥

 

 

 

 

 

 

 

 

 

 

 

 

 

 

 

 

近十几年来,回归主流成为特殊教育的主要趋势,提倡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有共同相处、学习、互动的机会,并强调每个学生应有相等的学习权利和公平的教育机会。随班就读工作作为一种全纳教育的安置模式也在国内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发展。近年来更进而提出了「融合」(inclusion)或「完全融合」(full inclusion)的理念,不再将特殊学生分离教育,强调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融合在一起学习。融合教育不只是单纯地指某种特教安置形式和策略,而是一种促进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

融合教育指的是将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它强调给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融合教育于1990年在美国最先提出,在1994萨罗曼卡宣言强调融合教育精神如下: (一)融合与参与是人类尊严与乐趣的要素;(二)人类的差异是正常的;(三)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去调整学习上的差异;(四)普通学校应该体认及因应学生的多元需求。融合教育目前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目前较有成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西欧诸国、纽西兰、澳洲,日本也逐渐在推广中。

融合教育的信念乃基于:所有的学生有权在他们所居住的地区接受免费的公共教育,即使对于障碍儿童。学校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容纳他们于普通班接受指导;其次学校和孩子的父母合作订定个别化教育计划(IEP),IEP可能包含其他相关的服务,便提供适当的机会使孩子能达成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基本上融合教育乃采取一元的教育系统,教育的对象是班级内所有具特殊需求的学生,而由普通教师、特殊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协同合作,分担责任,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其要点为:

(一)让特殊儿童就读普通班;(二)提供融合教育之普通班或学校足够且适宜的支援;(三)需针对特殊学生提出个别化教育计划;(四)让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均蒙其利。

融合教育之内涵为强调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的相似性,主张在相同环境中提供特殊方法、透过转介服务、合作咨询与教学,同侪指导,部分参与,以最少限制的教育环境,使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能有最大的互动,又能使双方获益,让特殊学生尽早接触自然且真实的环境,普通学生养成接纳身心障碍学生的观念,以达到人性化的结合。

所以融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将特殊学生放在普通班级中,而是要经过缜密的计划,配合足够的支援系统,并能统合各项资源方得竟其功。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怎么样从他们的共同发展性和差异性着手,研究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融合教育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师方面绝不可孤军奋战,应更懂得寻求支援与协助,以使所有学生都能适性的学习,所以针对融合教育的实施,要针对教学方法,课程的调整以及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的落实才能将融合教育理念落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