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1月姚毅)
发布时间:2024-01-2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姚毅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当前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

学习时间

2024118

主讲人

肖敏

撰写人

姚毅

 

 

 

 

 

 

 

 

 

 

 

 

 

 

(一)听障儿童家长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大多数的听障儿童家长只是单纯地将自己的孩子交由康复机构进行管理并接受康复训练,对于康复机构的规章制度、康复训练计划以及评价机制等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通过一些特定的渠道与机构的教师以及其他家长进行沟通。加之康复机构对不同听障儿童制定的针对性计划可能不够完善,因此部分儿童在接受治疗和训练之后康复效果欠佳。当听障儿童接受融合教育以后,家长往往主观性地以为孩子已经康复,并没有进行后续的康复支持,导致部分听障儿童出现“回流”,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融合教育指导不及时、不直接

虽然国家现在大力倡导融合教育,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到融合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等条件的限制,融合教育未能针对听障儿童采取及时、直接、有效的关爱,以及教育模式改革。尤其在听障儿童因自身能力问题对学业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自卑心理的时候,教师没能及时把握听障儿童的心理状况,导致他们出现厌学情绪,不能切实融入到普通学校,之后被迫“回流”到特殊教育机构[3]

(三)康复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合理

在现有的融合教育教师管理及评价机制中,学校、机构往往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等问题,因而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对听障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缺乏必要的关注和支持。与此同时,对班级和教师的评价也往往以偏概全,不出事、成绩好的教师就被评定为好教师,这显然是违背融合教育的发展观念及趋势的。

(四)康复教师的职业技能有待提升

融合教育机构的康复教师,应当致力于让全体听障儿童取得共同发展与进步,做到尽量满足所有听障儿童的一般需求和特殊需求。然而在教育过程中,部分康复教师对听障儿童存在消极懈怠,甚至是厌烦的情绪,这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没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部分康复教师对融合教育的政策及专业技能掌握不全,在面对听障儿童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往往手足无措。

(五)融合教育机构的保健医疗体制不健全

当前,各融合教育机构虽配备了一定的保健医疗部门和医务人员,但部分医疗部门仅仅是“摆设”,相关医务人员业务能力较差,在面对听障儿童突发的各种身体状况时往往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而是需要转到专业医院和特殊教育机构进行处理。这将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对听障学生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