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天安门广场(小组融合)
设计者:郑爽
一、游戏目标
1.能迁移对天安门的感知,大胆尝试用连接、围合、镶嵌的建构技能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组合成天安门。
2.喜欢建构活动,能创造性地使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出不同动态的建筑。
3.能克服困难,坚持搭建出许多完整的建构作品。
分层目标:
高:能迁移对天安门的感知,大胆尝试用连接、围合、镶嵌的建构技能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组合成天安门。
中:能根据建筑的大小、外形特征选择适合的积木拼搭,如:建筑的高低 ,是否左右对称。
低: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相应的积木来拼搭自己熟悉的天安门。
二、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天安门,对天安门的布局有初步了解。
材料准备:三种搭建筑的积木、上次建构的作品、作品展示台。
三、游戏玩法:
一、师幼交流以前在建构区搭建天安门的经验:
1.说说搭过的建筑的名字。
师:“前几天,小朋友都在建构区用积木来搭天安门广场。你搭过什么建筑?”
2.说说以前搭建天安门的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搭天安门的?”
二、出示在区角里收集到的几只搭得不完整的建筑作品,指出不足,提出本次建构要求:
1.观察范例,指出不足。
师:“看!我这儿有几个从建构区的建筑,你能看出他们少了什么?”
2.师幼共同复习有关天安门建筑结构的知识,并提出本次建构活动在天安门“完整性”方面的要求。
师:“我们都知道,天安门广场的建筑有……可是为什么小朋友在搭天安门的时候却会忘了这、忘了那?”
3.教师出示几种搭天安门的材料,共同回顾以往的搭天安门的经验,并提出分类收拾玩具材料的要求。
师:“看,这篮圆圆的积木可以搭什么天安门?这种呢?”
师:“呆会儿听到收拾的音乐,小朋友要建构区的玩具分类收拾好,让相同的积木宝宝住在一起,让不一样的玩具宝宝住在不同的篮子里。”
三、幼儿搭建天安门,教师重点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坚持搭出外形完整的天安门。
四、听音乐分类收拾建构材料。
五、师幼共同观赏作品,分享交流建构体验。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建构作品。
师:“今天你搭了什么建筑?”
2.教师筛选出若干外形完整、有特色的建构作品,供大家欣赏。
3.教师表扬不怕困难,坚持搭完作品的幼儿,和收拾材料时会分类整理建构材料的幼儿。
六、教师提出本次游戏在摆放建构作品方面存在的不足,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关于“不同的建筑要怎样合理建构”的问题。
四、指导要点:
1.在本阶段的结构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选择相应的
塑料积木来拼搭自己熟悉的天安门建筑:他们通过《我们大中国》主题活动,懂得了天安门广场的建筑大多是对称的。他们初步懂得了要将搭好的作品摆在区域里给大家观赏,不去碰坏它们。
2.许多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常常把玩具碰丢,而没有及时捡起来收到篮子里。他们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时很随意,将各种积木混杂成一堆,这样不仅看起来比较凌乱,同时也折射出幼儿对搭建建筑的相关知识的匮乏。怎样丰富幼儿关于天安门广场的认知?怎样更好的=搭建对称建筑?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第二阶段的结构游戏开展过程中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