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小问号 班级:大三班 观察者:姚毅
观察时间:2024年2月22日 上午10:15
观察地点:建构区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区域游戏开始了,文文和王奕然兴奋地来到了建构区,他们俩商量着准备搭建大厦,首先拿来了正方形的积木进行围合,坤坤拿来了长积木,将长积木连接起来搭建大厦的外围,很快大厦的初始模样就搭建好了。坤坤跟岐岐说:“我大厦是有大门的,我们也来搭一个吧”。坤坤说:“好啊,大门中间的两边围栏是高低不平的”。他们兴奋地搭建着,边搭建着边讨论。
大门搭建好后,文文发现道路上没有路可以让人行走,于是他就决定把大厦的外围拆掉往外挪,中间用基本块来铺路,这样就有路可以走啦。
【分析思考一】
1.在搭建过程中,文文能够对自己的建构作品进行观察并做出调整,说明他们善于观察,积极探索。
2.孩子们合作意识很强,懂得和同伴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逐渐能自己解决问题。
观察时间:2024年2月23日 上午10:05
观察地点:美工区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二】
到了区域游戏时间,孩子们将进入自主选择号的区域进行游戏。文文选择了美工区。她们今天拿出了彩纸和小剪刀,原来她们今天打算折纸。
文文挑选了一张黄色的纸,贝贝挑了一张红色的纸。文文熟练的将黄色纸对角折叠变成三角形,再对折变成小三角形,再将两个边分别向中间对折。这时贝贝一边用看着文文的折叠方法,手里一边学习着。贝贝看到文文的操作落后了,便放下手里的纸对贝贝说:“来,我帮你!”说完就帮贝贝将两个边向中间对折完毕。贝贝拿起自己的黄色彩纸,手捏住剪刀将彩纸左剪剪,右也剪剪。剪完之后就打开看看自己剪的如何,似乎不满意贝贝又将纸折叠好继续用剪刀补上两剪子。文文把自己剪的纸给贝贝看说:“我这个剪出来是这样的!
【分析思考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剪纸能使幼儿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精准性;剪纸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和力度。孩子们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灵巧、越熟练就越能促进脑神经的发展。
观察时间:2024年2月26日 上午10:10
观察地点:益智区
观察对象:文文
【观察实录三】 今天的游戏活动开始后,“拼字挑战区”进来了三个女孩和个男孩。活动一开始,文文就向男孩远远发出请求:“你教我们拼字吧!”远远爽快地答应了文文的请求,于是女孩们每人手拿拼字板围在桌子边坐了下来。拼字是孩子们喜欢的益智玩具,他们从大班上学期就开始玩,逐渐玩出了越来越多的花样。但很少有教师特别关注它,并思考这个游戏本身对孩子的发展究竟有什么作用。教师创设的“拼字挑战区”激发了孩子们的挑战兴趣,连几个平时不太爱玩拼字的女孩也想过来挑战。而“字卡” 是几个男孩最近探索出来的新花样,玩法比较复杂几个想学习的孩子知道求助于能力强的同伴,由此可以看出,大班幼儿的交往能力还是不错的。
【分析思考三】
分享拼字的新玩法、新造型,为其他幼儿提供参考经验。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等,分享关于创意多变的造型,激发其他幼儿产生更多创新游戏的灵感;分享用多种方法变换出的相同的造型,以此启发幼儿明白,除了用字卡不断变换造型外,还可以想方设法用不同的方法变出相同的造型,这样可以拓展幼儿的思路,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
【回应策略】
1.提供材料适应幼儿游戏,关于幼儿搭建方法示意图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幼儿对搭建技巧有了新的认知,教师可将幼儿作品记录并展示,鼓励同伴互相学习。
2.幼儿在游戏中萌生合作意识,教师要多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合作游戏环境,给予幼儿合作交往的机会,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目前“拼字挑战区”的版面内容有些单一,教师似乎只是在给幼儿提供模仿的范例。但关关的字的组合以及一种造型多种变法等更是不错的创意,因此教师可以在原有版面的基础上,增设“我的新创意”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