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干预指导案例(2月 王群)
发布时间:2024-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群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相亲相爱一家人       班级:小三       观察者王群

 

观察时间:2024222 上午920

观察地点:室内建构游戏区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早上区域活动时,建构区投放了五彩的软积木,文文便拿起这个玩具说是红色的,再拿起那个玩具说是绿色的。边讲边说:“老师说的对吗?”然后我就对他进行夸奖、鼓励,他就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特别高兴。造房子需要小朋友之间的相互帮助才会完成的更好。文文刚开始与小朋友之间的合作意识还不是很强,在老师的邀请后,他和小朋友们一起融入到游戏中,共同开始搭建房屋了。文文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合作盖好了漂亮的房子,看到一起努力盖好的漂亮房子,高兴的不得了。连忙去牵老师的手,告诉老师他们一起盖的房子多漂亮。还说我要谢谢我的好朋友们的帮忙,有朋友真好!

   

【分析思考一】

从表现来看,文文语言能力比较强,乐意与人交流,讲话礼貌。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在搭房子的时候,经过老师的指导后,能和小朋友一起合作游戏,能感知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拼搭出物体的造型。继续支持引导她进行合作游戏。多举行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幼儿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观察时间:2024226 820

观察地点:内运动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二】

在运动区环节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排好队伍一个接一个有秩序的进行游戏,然而文文小朋友每次都很迟排队却总喜欢插队排第一个,别的小朋友提醒他,他也不理睬,我见状,叫他接到后面队伍中去,他无动于衷,于是我把他拉到最后一个位置去,然后紧接着他又插到前面位置上了,这让其他已经站好的幼儿都十分讨厌他这样的行为。

   

【分析思考二】

表现来看,文文不按秩序排队,总想着排队在第一个,这样在与同伴交往中,容易发生冲突,在老师的提醒下,也不会排到后面去,不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和平解决,也不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不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

 

观察时间:2024228 上午1030

观察地点:室内角色扮演区

观察对象:文文、朱子衿

【观察实录三】    角色扮演区传来一片哭声,我连忙问道:“朱子衿,怎么了?”朱子衿说:“文文打我。”说完,她又大哭起来。其他幼儿也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地向老师告状道:文文打朱子衿了我也看到了。 看到朱子衿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我严肃起来,“文文!你过来!”文文慢慢吞吞地挪到我面前,低着头,嘴角一撇一撇地,不说话。看到他的表情,我知道,如果我再凶一些,他肯定就要哭了,我的心顿时软了下来。轻声地问道: 你打朱子衿了吗?文文点了点头,仍旧没有说话。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我追问道:你是怎么打的?我把手放在她肩膀上。文文说道。说着,他还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示范了一下。我一下子明白了:文文只是把手放在了朱子衿的肩膀上,并没有像朱子衿说的那样打他。于是,我把手放在朱子衿的肩上,并问道她是这样打你的吗?嗯, 朱子衿点了点头,也止住了哭声。那你觉得疼吗?我继续问道。朱子衿摇了摇头。我趁热打铁地追问文文,你为什么要摸朱子衿的肩膀呢?我想跟她做好朋友 朱子衿,听到了吧,文文不是打你,他是想跟你好朋友呢。朱子衿点了点头。   

  

分析思考三

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了,文文也在老师的引导下,跟朱子衿做了好朋友。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常常会用自己的动作代替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或者意愿。这就很容易让别的幼儿产生误解。小班幼儿理解能力有限,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摸拍打之间的区别, 需要教师慢慢的引导,让他们真正地理解其他幼儿动作背后的含义。

【回应策略】

1. 为了做好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支持者,教师首先要细致观察,以便更好地了解引发幼儿之间冲突的原因以及幼儿应对和解决冲突的方法。2.教师还可以了解哪些幼儿能够独立解决同伴冲突,哪些幼儿需要教师或其他同伴的帮助。3.在我们日常生活、游戏过程中,我注意教给小朋友合作的方法,指导他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游戏前,就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