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需儿童游戏干预指导案例(2月 陆金茹)
发布时间:2024-0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陆金茹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相亲相爱一家人         班级:小一     观察者:陆金茹

 

观察时间:2024222 上午1010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建构区

观察对象:

【游戏实录一】

今天小吴一早就来到了建构区,用积木搭了一把椅子,可开心了,当小辰看到后,冲过去就坐,结果俩人打起来,最后两人把椅子弄坏了。我们老师发现后,及时找他俩谈话,并告诉他俩这样做,积木会很疼的,以后就不能搭积木了,它会找喜欢它爱惜它的小朋友去玩了。在老师的教育下小吴终于明白了,玩具不能抢的,想玩要先和小朋友一起搭,并在双方意见相同后才能玩,双方都表示以后不这样了,要像好朋友商量着那样。

   

【分析思考一】

由于孩子的天性,会做一些任性的动作,不会爱惜玩具,常常会不顾后果,采用任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孩子来自己喜欢的就是最爱,不肯和大家分享的。通过老师的干预,让小吴知道了同伴间要互相谦让,培养幼儿有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分享,要爱惜玩具以及其他的好东西。培养幼儿分享的意识,养成和同伴友好合作的习惯,不能抢。

 

观察时间:2024226  上午1020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图书区

观察对象:   

【游戏实录二】

小吴来到小书吧,拿了绘本开始看书,他翻到第一页看了看,又翻到第二页,翻到最后自言自语地说:“看完了。”又拿了另一本书同样随意翻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开始显得不耐烦了,一会儿把书卷起来当话筒唱歌,一会儿把书放在头顶当开飞机,旁边的小朋友看到他这样,觉得很好玩,也跟着学样。不一会儿,有的书撕坏了,有的书皱了,有的书掉在了地上,可是没人弯腰去捡起来。

    

【分析思考二】

从小吴的行为来看,知道看书应该一页一页的看,知道看书的简单顺序,可是小对书中画面的理解还很单一,只局限看单页画面内容。再有,小吴有看书的兴趣,但不能持续地完整地看完一本书。我的做法是参与其中,和他一起看书,使小吴喜欢故事的内容,能和朋友一起感受阅读的快乐,并能长时间地投入到绘本阅读中去。小吴还不怎么会看书,更多是需要教师陪同的。在下次的游戏中要提醒幼儿学会爱护书籍,学会珍惜,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书是脆弱的,要轻轻地翻阅,不可以争抢。我们还可以在阅读区贴上看书的规则和注意点,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提醒孩子正确阅读。

 

观察时间:2024228  上午1030

观察地点:室内区域表演区

观察对象:  

【观察实录三】

娃娃家里今天又很热闹,妈妈在厨房里烧菜,小吴爸爸在陪孩子玩游戏,……爸爸陪孩子玩游戏时,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当我进去时,家里已经凌乱不堪。于是我就扮演客人来参观,当我进去参观时,看到满地都是玩具,就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家太乱了,我等会再来玩吧!”小吴爸爸和孩子听到我这样说,立刻开始整理起来,边整理还边说:“好的,等我们整理好了,你再来我们家玩吧!”等他们整理的差不多了,我又去娃娃家,这次看到的又是一个不一样的场景,家里整理好了。我开心地对着爸爸妈妈说:“你们家真干净、真整洁,我以后还愿意来作客。”小吴开心地笑了。

   

分析思考三

在游戏中教育作用的实现也不是自然而然的,小吴的角色游戏还比较的弱,应着重在增强他的角色意识。还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在正确的指导下,小吴游戏的水平才会提高。在下次的游戏活动中,希望孩子们能保持家里的干净卫生,能及时注意物品的整齐。

 

【回应策略】

1.当新的游戏材料投放在游戏区后,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能马上投入到游戏中,并按要求操作,但如小吴一般的孩子需要老师在游戏中不断地指导和帮助。

2.通过谈话,奖励等方式让幼儿逐步养成有话好好说的习惯,再逐渐养成尊重别人的想法和看法的的观念,树立”大家快乐才是真的快乐”的风气。

3.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用精彩片段回放、照片、共同模仿等方式再现精彩内容,辅以针对性的鼓励评价,促进幼儿更具创造性的表演与游戏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