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2月 张晓玥)
发布时间:2024-03-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晓玥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名称

幼儿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张晓玥

学习时间

2024年2月

文献题目

幼儿园戏剧教育

文献来源

网络

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

游戏中,孩子感受细微与宏观皆美,由内而外的生长,恳切、自然的流露,培养了专心与耐心,滋养了心灵,是日日可陶陶的生机勃勃......

戏剧是一门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样式的综合艺术。孩子们在戏剧活动过程中,语言表现、舞台展现、音乐感等方面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空间。

戏剧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等感觉器官,形成幼儿对于生活及世界的新认知。

为了扮演得真实、可信、惟妙惟肖,获得认同与掌声,孩子们会自觉地利用多种渠道去搜寻、探索相关的知识与问题,比如向老师、家长、小伙伴请教……

这种自发的自觉,有利于幼儿养成主动求知、探索的良好习惯,有助于拓展和丰富幼儿观察世界、思考人生、探寻生活的视野和视角,提高幼儿观察、感受、思考的敏锐性、细致性、深刻性。

戏剧教育中蕴含着“情绪体验”,有效锻炼了幼儿“感同身受”的能力,利于提高幼儿理解他人,体谅、包容、尊重、关怀他人的能力。与同伴协同完成戏剧作品的过程,有助于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以外的他人的感受与需求,有助于他们找到准确的情感表达方式,学会控制情绪。戏剧教育中,孩子们通过老师多方面、深层次的教学,能够更好地掌握表达自我的方式,如肢体动作、语言声调等。

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一方面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儿童戏剧表演的技巧;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做到以大方的态度展现自我。

戏剧教育既可以作为专门的艺术领域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与其他领域整合,对幼儿的学习品质、健康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戏剧表达是指幼儿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在假想的情景中,以角色或非角色的身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

戏剧表达从模仿、造型、控制和情感四个维度展开。

“模仿”是指用身体或言语对人、动物、事物各种特性及其细节,进行动态性再现、复制的能力。

“造型”指用身体塑造静止形态的能力;在对于言语和声音而言时,更多的是指角色的音质,包括角色特有的音色、音速、语气和语调等特点。

“控制”是指对身体运动和言语的快慢、动静、轻重、上下、大小、远近等相对性的把握。

“情感”是指基于情感体验与理解的角色情感共鸣与表现。情感贯穿于戏剧表达的全过程,在模仿、造型、控制过程中都伴随即时的情感体验、理解、共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