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大力纸桥(科探游戏) 班级:大三班 观察者:邵冰青
观察时间:2024年4月9日 上午9:5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区域活动开始了,在开始之前,我介绍了一下“大力纸桥”的玩法,孩子们一个个特别感兴趣,刚开始,最喜欢新鲜事情的文文和易欣进区去玩,两个孩子非常的聪明,刚开始只放了一张纸,发现汽车不能顺利过去,然后马上想到了再加一个桥墩的方法,这下子小汽车顺利的过去了,两个孩子非常的高兴,接下来我引导两个孩子,能不能试一试其他的方法。文文用的是把两个桥墩紧紧的靠在了一起,这下子桥就可以借助桥墩的力量放在桥上,可是纸桥两边的桥面还是垂了了下来,我问他:你的小汽车,能顺利的过桥么?文文试了下把小汽车放在桥头,就掉了下去,文文就在记录表上画了个哭脸。而另一边易欣用的方法确实把白纸全部拿了过来,厚厚的一层放在两个分开的桥墩上,小汽车顺利的通过了纸桥。开始的游戏进行的十分顺利,慢慢的两个孩子开始分神了,易欣把白纸铺在桥下当成河流,文文开始注意旁边的小汽车,并玩起来小汽车。
【分析思考一】
在孩子操作的时候,我发现孩子最先发现的是增加桥墩的方法,而后才是其他的方法,说明大班的孩子,对于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还是存在一定的能力的,在游戏中孩子的差异也是我注意的地方,文文比较好学,对于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也能马上的想到,而易欣则比较感性一点,在实验中更多的是关注桥以外的事情,比如桥下的水啊,船啊!怎样让孩子的关注度在实验上,成了我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文文不经意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说:只有白纸啊!我忽然想,是啊!然道就不能有其他的材质的纸么?同时我发现,我的记录表只做了四格,这就限制了孩子的想法,两个孩子一个重新的拿了一张记录,一个把记录画在了记录表下面,或许我可以把记录表做大一点。
观察时间:2024年4月10日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二】
游戏开始,这次进区的是文文和桂婷,两个小伙伴开始全神贯注的实验着,只听到两个人兴奋的声音,“哎呀!掉下去喽”“这个纸怎么这么坚固”,不一会功夫,文文高兴的对我说,“老师,瓦楞纸好厉害啊,我放了好多辆车子都没掉下去”,我问“为什么呢”文文看看手上的纸:“因为他比较厚”桂婷认真的看了说“你看它上面我一些一横一横的”。真聪明!最后两个好朋友决定用坚固的瓦楞纸做一个最坚固的兰溪桥。在做兰溪桥上的拱形的时候,桂婷忽然把小汽车放在了上面,“你看文文,这边也是一个桥”。
【分析思考二】
孩子是聪慧的,也是敏锐的,在和这两个孩子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的思维并不局限于我所设定的梁桥,也发现了拱桥的存在,不过两个孩子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延续下去。这时候,我觉得这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延伸的机会,我赶紧说:对呀,好像这样也是一个桥啊?那是拱桥厉害,还是直直的桥厉害呢?我的问题迅速引起了孩子的去兴趣,文文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下次我们继续来做这个实验吧。
观察时间:2024年4月11日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三】
两边的孩子一起平行实验,一遍还是继续着不同纸桥的承重,一遍则合作实验拱桥和梁桥的实验,这里边既有合作,又有比赛,孩子们刚开始还比较懵,不太懂得怎么做,我让两边的孩子一个把桥弯成拱桥,一遍还是用桥墩搭成梁桥,试一试可以放多少雪花片,慢慢的孩子们开始进入了状态,拱桥需要两个人合作,刚开始吴崧立用手弯成拱桥,文文来放花片,可是一直被碰到,吴崧立着急的说,“这样不行,我来”,于是两个人交换了过来,终于在拱桥上成功的放了20块花片。而另一边孤军奋战的静怡急了,一直房放不好,在旁边观看的黄以诚说,“我来帮你吧”两个人慢慢往上放花片,也成功的放了10块。孩子们开心的拍起了手。
【分析思考二】
我据上两次的观察,我发现,几个孩子都会出现的问题,很容易放入太多的桥墩,局限于承重靠增加桥墩的问题上,这次我减少了桥墩。并且为了让孩子更能用其他的方法增加桥的承重!同时也发现,大班的孩子团队合作能力比小班中班要来的强很多,他们在同时比赛形式的区域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在在探索中他们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这并不能消灭他们的斗志,也在合作中找到了乐趣,这就是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吧。
【回应策略】
1.目标调整:a.尝试改变桥面的形状,探索拱桥的承重。b.比较在相同质量的纸张下,比较两种不同形态的桥的承重力。c.懂得和小伙伴合作完成游戏,感受团队合作和比赛的乐趣
2.材料投放调整增加投了不同的承重材料,比如:花片。减少桥墩的数量,只提供4个。
3.玩法的调整:两边的孩子用相同的材料,一个还是原来的方法,一个把纸张弯成拱桥形状,比赛,看两种不同形态的纸桥哪一种的承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