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开题论证书
发布时间:2024-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邵冰青

天宁区教科研课题

 

开题论证书

 

 

 

 

 

 

 

 

 

 

 

               一般课题                           

 

   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邵冰青、颜静娟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2024.3.20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24年3月20日上午

地点:常州市天宁区清凉幼儿园

评议专家:于纯、承丹、顾智敏

参与人员:邵冰青、颜静娟、刘霞

二、开题报告要点(一)核心概念界定(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三)研究目标(四)研究内容(五)研究方法(六)预期成果(七)课题组内分工(请分5部分逐项填写,详述研究内容,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核心概念界定

游戏干预:是以游戏材料或游戏活动为媒介,让儿童有机会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暴露问题,并从中自我解除困扰的一种干预方法。受过训练的教师使用游戏的治愈性力量,来协助特需幼儿预防或解决心理社会的困扰,以及达成正向的成长与发展。

融合教育课程:特需幼儿和普通儿童能够融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学前教育任务,让障碍儿童感觉自己和其他儿童没有差异,最大程度发挥障碍儿童的潜能的课程。本课题拟开发社会交往游戏、动作发展游戏、生活自理游戏三大类的游戏化课程,以支持每个儿童的发展。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学前融合教育课程的实践样态

课程设置:学前阶段缺乏适宜性、融合性课程。现有对学前融合教育课程的研究基本集中于高校领域专业课程的设置,而缺少融合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程实施:学前融合教师角色践行的缺位和外部支持的缺失。目前在我国学前融合教师的相关研究中,研究结果均表明,我国学前融合教师整体水平的不足与专业素养的缺乏,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匮乏。学前融合教师缺乏专业的理念与教学策略,难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去介入和干预特殊儿童的发展,难以满足其发展的特殊需要。

2.国外学前融合教育课程的实践样态

关于学前融合课程的构建,美国的经验值得关注。其学前融合教育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学前融合教育实践体系,也涌现出了各式各样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 其中,乔沃尼奥的融合课程(Jowonio preschool’s inclusion curriculum,以下简称“乔沃尼奥课程”)作为一种整合一般需要和特殊需要的融合教育课程模式,独具特点和优势。乔沃尼奥课程是在一种国家认可的基础课程之上进行调整和创新的,将学前教育普通课程与个别化教育计划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整合,并把家长、专家、社区志愿者和相关服务人员纳入课程建设之中,形成一个多方主体参与、 为所有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服务的课程体系。乔沃尼奥课程相对那些 “补充式” 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而言,更强调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每个儿童都被允许参与到相同的课程方案和活动中。

3.研究的价值

通过文献调查,我们发现:游戏干预可以诊断特需幼儿的问题所在;游戏干预可以增加特需幼儿的愉悦体验;游戏干预可以增强特需儿童的自尊自信;游戏干预可以促进特需幼儿的社会交往。但是系统研究和开发游戏化融合课程的资料是很少很少的,本课题正好能弥补这一缺失。

本课题通过游戏干预的实践形成游戏化的融合教育课程对幼儿园的学前特需儿童实施早期干预,以及时解决幼儿成长中的各类问题。帮助儿童增加正向的自我概念,,学习自我作决定,学会为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信赖自己,增加对问题因果历程的觉察,体验控制的感觉,发展内在的评价系统,达到自我接纳、自我依赖以及自我指导的目的。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精心设计社会交往游戏、动作发展游戏、生活自理游戏在最少受限制的游戏环境中,为学前特需儿童提供适当的发展机会,促进学前特需儿童在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动作发展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2.依托课题研究在幼儿园建立一支融合教育课程研究队伍,增强班级教师对学前特需儿童教育问题的敏感度,使其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需要,着力开发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动作发展三维度课程。研究成果可弥补幼儿园在学前特需幼儿融合教育课程研究的不足。

3.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努力创设“理解、支持、合作、分享”的支持系统和环境氛围,进一步彰显“秉承天性,博爱化人”办园理念。

(四)研究内容

1.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课程的文献研究

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就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幼儿园里融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开展实施学前融合教育课程的可行性的文献研究、融合教育中的游戏干预形式与方法的文献研究以及适宜支持性融合教育课程的基本架构的文献研究。

2.特需儿童各方面能力与游戏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对特需幼儿进行问题排查,对游戏水平、游戏能力评估,做初步的摸底,制定游戏的时间、形式与内容,来提升特需幼儿生活自理、社会交往、动作发展、情绪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3.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课程的内容开发研究

着力开发适应性课程、功能性课程和补偿性课程三类融合教育课程,促进特需儿童在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动作发展这三种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进行功能分类与游戏课程开发通过小组主题、班级融合、个别训练来支持课程的实施。拟将适应性课程的功能分为社交能力训练、心理干预;功能性课程的功能分为注意力训练、感统训练;补偿性课程的功能分类根据具体的个训课程进行。

4.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情境分析的目标导向、所有儿童平等参与全面发展原则,对不同融合情境下儿童发展总体情况和特殊需要儿童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教师适宜的个别化游戏支持策略,课程目标、内容的调整的策略。加强家园联系,研究家园互动干预的策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观察评价儿童的适应与发展情况,监测儿童发展和适宜支持效果。

5.基于游戏干预的融合教育课程评价研究

课程评价方式以自然情境观察为主,注重多元取向的幼儿发展性评价。学期末采用和学期初相同的评价方法,了解儿童各方面发展情况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尤其是特需儿童要注重小步子过程性评价。采用日常观察指导记录、家园联系手册、档案袋评价、游戏量表评价等方法,图文并茂地展示、追踪幼儿发展过程,使幼儿的成长和进步看得见,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指导、建立信心。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行动研究法:从学前特需儿童对游戏干预的参与兴趣、表现方式、行为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调整指导策略,教师在研究中的组织指导及反思调整能力。

3.观察法:运用个案观察、IEP的不断推进对幼儿能力发展状况进行分项评估。

4.经验总结法:主要将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研究,找出可以借鉴的经验,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经过实践研究,最终形成游戏干预策略。

5.案例分析法:扎实开展融合教育游戏活动,总结提炼形成案例,进行跟踪观察和记录,找到具有共性的教育方法,在同类幼儿群体中进行推广。

(六)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负责人

阶段成果

特需儿童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文本性材料

202402

邵冰青、颜静娟

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文本性材料

202502

邵冰青、颜静娟

普特融合游戏观察案例集

文本性材料

202402

—202512

组员

游戏课程案例录像

微视频

202402

—202512

组员

最终成果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文本性材料

202512

邵冰青、颜静娟

论文成果集

证书、刊物

202402

—202512

组员

基于游戏干预的特需幼儿融合课程案例集

——社会交往篇、生活自理篇、动作发展篇

文本性材料

202512

组员

(七)课题组内分工

 长:邵冰青。负责课题总体指导、进度和质量掌控、定期检查总结。

  长:颜静娟。参与整体方案制定、任务协调,负责子课题研究的组织和调控,定期召开子课题研讨。

 员:刘霞、陆金茹、黄虹乔、李倩、郑爽、王群、姚毅、张亿、杨诗卓、白玥。按课题任务分工和进度,完成相应的研究任务。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邵冰青

幼儿园一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融合教育

课题论证、方案设计,布置阶段工作计划、阶段总结检查,中期评估和结题

颜静娟

幼儿园二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融合教育

课题论证、方案设计,布置阶段工作计划、阶段总结检查,中期评估和结题

 

幼儿园高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融合教育

课题动态监控,主要研究动作发展游戏课程

陆金茹

幼儿园一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生活自理游戏课程

 

幼儿园二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戏剧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社会交往游戏课程

黄虹乔

幼儿园二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语言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动作发展游戏课程

姚毅

幼儿园二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戏剧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动作发展游戏课程

白玥

幼儿园二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生活自理游戏课程

李倩尔

幼儿园二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语言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社会交往游戏课程

张亿

未定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生活自理游戏课程

杨诗卓

未定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社会交往游戏课程

 

未定级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艺术教育

实践研究,主要研究社会交往游戏课程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论证组通过听取常州市广化幼儿园“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汇报,与课题组交流,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主题是非常有研究价值的,研究的内容能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成果对于特需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课题组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研究,提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1.关于核心概念界定:研究对象的名称要统一,确定为“特需儿童”。在融合教育课程核心概念中,强调我园的融合课程实施对象为目前在园的孤独症儿童。

2.关于研究内容:把融合教育课程的类别改成适应性课程、功能性课程和补偿性课程三大类,促进特需儿童在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动作发展这三种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进行功能分类与游戏课程开发。

3.关于预期成果:成果形式的表述不规范,应将“光盘”改为“微视频”。将阶段性成果中的“开题报告”去除,增加“特需儿童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评议专家组签名: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的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无变更

 

 

 

 

 

 

 

 

 

 

 

 

                          

                              课题主持人签名:

 

     

 

五、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意见

 

 

 

 

 

盖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