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4年5月24日 上午10:20
观察地点:室内表演区
观察对象:球球
【游戏实录一】
《小兔乖乖》这个故事孩子们刚刚开始表演,孩子们仍在紧凑地排练当中,大部分幼儿已经能够大胆的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台词说的也比较流畅、自然。球球拿到小兔子的头饰后就自言自语的开始讲起了台词,旁边的兔子妈妈:球球小朋友等兔宝宝说完以后才能接着继续表演。但是兔妈妈的台词太少了,王梦洁小朋友在等待过程中无所事事,显得有些无聊。于是老师建议:“兔妈妈,你看,有的兔宝宝不知道轮到自己表演了,有的会忘记台词,或许你还可以做个小导演,帮助一下兔宝宝们。”
【分析思考一】
“兔妈妈”刚好算是不太忙的角色,表演内容是一头一尾,中间恰好是一个空档,让她来做小导演,最合适不过,而且当初我们在选择“兔妈妈”这一角色时,特地选的是班上较能干的孩子,任务意识很强,所以让她来说画外音,我们很放心。后来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这个“兔妈妈”的确为整台演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家都夸她是——“能干的兔妈妈”。
【回应策略】
1.在下次的游戏中,要让孩子掌握角色的其它对话,初步学会角色的一些表演动作和表情,还要注意孩子倾听习惯的培养。
2.经过一个月的表演,孩子们对故事情节、人物对话都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对神态的把握上还有所欠缺,教师今后可以着重于对人物特征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