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理论学习记录(7月 朱子洋)
发布时间:2024-07-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子洋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名称

幼儿园戏剧主题区域游戏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推荐

朱子洋

学习时间

20247

文献题目

浅谈儿童戏剧课程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

文献来源

网络

### 一、引言


近年来,儿童戏剧课程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并与区域活动相结合,为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儿童的学习方式,还促进了其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 二、儿童戏剧课程的特点


儿童戏剧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互动性强**:戏剧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儿童在互动中学习和成长。

2. **综合性高**:戏剧融合了语言、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养。

3. **教育性突出**:戏剧课程寓教于乐,通过生动的剧情和表演,引导儿童学习道德、情感、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


### 三、区域活动的特点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 **自选性**: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活动区域和内容,满足其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2. **自主性**:在区域活动中,儿童能够自主安排活动进程,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性和主动性。

3. **合作性**:区域活动往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 四、儿童戏剧课程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


1. **资源共享**:

   - 儿童戏剧课程与区域活动在场地、材料等方面可以共享资源。例如,在美工区制作戏剧道具,在建构区搭建戏剧舞台等。


2. **主题融合**:

   - 两者可以围绕相同的主题展开活动,使学习内容更加连贯和深入。例如,围绕“爱护图书”的主题,既可以在戏剧课程中表演相关的故事情节,又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图书修补、阅读分享等环节。


3. **互动提升**:

   - 戏剧课程中的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可以促进区域活动中的互动与合作。例如,在表演区进行戏剧表演时,可以邀请其他区域的儿童作为观众或参与角色互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能力互补**:

   - 戏剧课程注重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情感理解和表现力等能力,而区域活动则更侧重于培养儿童的动手操作、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能力。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儿童全面发展。


5. **课程实施策略**:

   - 设立专门的戏剧区域:提供丰富的戏剧道具、服装等,让孩子们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进行戏剧活动。

   - 与其他区域融合:如将戏剧活动融入建构区、美工区等,让孩子们在搭建舞台、制作道具的过程中感受戏剧的魅力。

   - 开展主题戏剧活动:根据教学内容或儿童兴趣,设计相应的主题戏剧活动,让儿童在参与中学习和成长。

   - 强调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戏剧活动,如协助制作道具、观看表演等,增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 五、结论


儿童戏剧课程与区域活动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它充分利用了两者的优势,为儿童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通过这种结合,儿童不仅能够在戏剧表演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情感理解和表现力等能力,还能够在区域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这种教育模式,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