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实施计划
(2024.2——2024.6)
撰写人:邵冰青 颜静娟
一、研究目标:
1.查阅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课程的基础理论,了解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2.对特需儿童各方面能力与游戏水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特需儿童是哪一方面的能力弱,又存在哪些问题,制定详细的调查表,进行问题的排查。
二、本学期研究内容与重点:
1.实施学前融合教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从理论层面上看,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和文件支持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随着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就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幼儿园里融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从实践层面上看,随着21世纪初“融合保教”的理念的提出,一些幼儿园也在展开学前融合教育的实践尝试,其中最普通的形式就是在有良好的办园条件、雄厚师资力量的幼儿园中特殊幼儿开展“随班就读”。
2.融合教育课程调整原则的理论研究
融合教育的课程观是建立在融合教育理念上的一种全新理念。邓猛及陈云英博士都认为课程的融合是融合教育中最难实现的目标,为此他认为全纳学校可以调整课程,并提出了三个课程调整原则。第一个是课程准入原则,要让所有学生都有相等的机会公平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来,不将其排斥在某项教学活动之外。第二个是要为残疾学生提供足够的资源及支持性服务。第三个是课程要分层,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与大家完全相同、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的课程内容。
3.融合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的理论研究
学前融合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很丰富的、涵盖面较广的且有弹性的,它既包括符合所有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共同课程,也包括针对幼儿的差异性而设计的个别化的内容。
4.特需儿童各方面能力与游戏水平现状的调查研究
特需儿童是哪一方面的能力弱,又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制定详细的调查表,进行问题的排查。例如吃饭问题。进食困难是孤独症儿童常见的表现,比如挑食、进食缓慢、不能久坐等,甚至在进食过程中发生哽噎、呕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既要宽容对待,也要有的放矢地去训练和改变。
四、研究过程:
研究阶段:(2024年2月至2024年6月)
1.第一阶段:(2024年2月)做好开题报告的撰写。
2.第二阶段:(2024年3月至2024年5月)进行文献的检索和学习以及特需儿童的调查。
3.总结阶段:(2024年6月)
组织课题组老师养成日常化的反思与分析,定期交流课题进展情况,做好小结。
(1)汇集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总结。
(2)总结经验,提炼成果,撰写课题相关论文。
(3)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五、课题成员:
邵冰青、颜静娟、刘霞、白玥、杨诗卓、郑爽、李倩尔、陆金茹、张亿、王群、黄虹乔、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