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2024.2——2024.6)
执笔人:颜静娟 邵冰青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前融合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课题旨在通过游戏干预的方式,开发适合学前儿童的融合教育课程,促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同发展。这学期,我们主要致力于明确研究方向、收集相关资料以及初步构建课程框架。
一、研究进展
(一)文献研究
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关于学前融合教育和游戏干预的文献,对相关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前融合教育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游戏干预则是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具有趣味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等特点。
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总结了学前融合教育和游戏干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学前融合教育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实践,但在课程开发和实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游戏干预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但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二)现状调查
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园已经认识到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例如,缺乏专业的教师和资源,特殊儿童的融入度不高,游戏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不够科学等。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当前学前融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这些问题和需求为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三)课程框架构建
根据文献研究和现状调查的结果,初步构建了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框架。该框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课程目标旨在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共同发展,培养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课程内容包括游戏活动设计、游戏材料选择、游戏环境创设等方面。教学方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进步情况。
二、研究成果
1.深入了解了学前融合教育和游戏干预的理论基础,为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2.明确了基于游戏干预的学前融合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为课程开发提供了指导。
(二)实践成果
1.收集了一些适合学前融合教育的游戏活动资源,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素材。
2.开展了一些游戏干预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特殊儿童的参与度提高了,与普通儿童的互动增多了,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
(1)对特殊儿童的需求了解不够深入,课程的针对性有待提高。
(2)游戏干预的方法和策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3)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2.改进措施
(1)加强与特殊儿童教育机构的合作,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和特点。
(2)开展游戏干预的实践研究,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3)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融合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
四、下一阶段计划
1.进一步完善课程框架,细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开发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和教学软件等。
3.开展教学实践,验证课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推广课程成果。
总之,在本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202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