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活动游戏方案
游戏领域 | 动作发展 | 副领域 | 粗大动作 | 游戏形式 | 小组活动 |
游戏名称 | 图形宝宝回家 | 适用年龄 | 中班 | 设计者 | 黄虹乔 |
游戏目标 | 班级幼儿 | 随班就读幼儿 | |||
1.能够把不同形状的物品按照形状放进盒子里。 2.可以对照颜色、形状一起分类。 | 会把小东西放进小洞口里。 | ||||
游戏准备 | 三角形、圆形、梯形等形状的物品,有各种形状缺口的大箱子。 | 1.盆子、桶子或盒子之类的任何容器 2.积木、黄豆、小汽车等任何可以放入容器內的东西 3.不同的钱币与可以投币的存钱通桶或自制有「一」字形投币孔的盒子 | |||
环境安排 |
| ||||
游戏过程 | 班级活动 | 个别化参与及支持策略 | |||
1. 教师出示三个盒子,告诉幼儿每个盒子都有不同的形状,分别是圆形盒、正方形盒、三角形盒。 2. 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3. 邀请幼儿帮助教师将相同形状的图形卡片放入相应的盒子里。 4. 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游戏,教师出示一张图形卡片,幼儿要快速找到相应的盒子并放入。 5.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你为什么把这张卡片放进这个盒子里?”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 6. 教师再次出示一些图形卡片,这次请幼儿自己尝试将它们分类放入相应的盒子里。 7.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分类任务。 8.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幼儿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9.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他们分类好的盒子,并说出每个盒子里放的图形名称。 10.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图形分类的重要性。 11.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 观察幼儿会不会把手上的小东西放入容器内或者孔洞里?按照幼儿的起点能力,进行指导
先带着幼儿的手探索容器,再让幼儿练习用球和其他物品丢入容器之中。 根据老师的提示拿出相应形状的物品。
老师先示范把东西放入容器或孔洞内。
| ||||
评价 | 依照幼儿的发展状况评价学习的效果。如果幼儿能够做到以下任一情形就算通过: 1. 幼儿能够独立识别并准确命名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幼儿能够自主地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片正确分类放入对应的盒子中。 3. 幼儿在分类过程中能够主动与同伴交流,解释自己分类的依据,并能够接受和采纳他人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