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需儿童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
与普通儿童相比,特需儿童尤其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较多的情绪调节困难,阻碍其生活技能和社会功能的发展。本课题研究通过梳理特需儿童情绪调节的定义、情绪调节的特征和干预方法。基于孤独症相关理论,提出了针对感觉异常和执行功能的干预策略,以期改善学龄前期特需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
1.特需儿童情绪调节的模型
曹秀爱、徐云在《特需儿童情绪调节研究进展与启示》一文中指出,情绪调节是为了帮助个体管理关系转变时产生的情绪。在本研究中,将情绪调节分为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情绪和环境适应这几个方面。
2.特需儿童情绪调节的干预机制
彭婷婷(2024)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情绪调节障碍及干预方法综述》一文中提到,情绪调节以情绪调节情绪评价为中心的“自下而上”的过程和以认知控制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过程以及两种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特需儿童情绪调节的神经生物学视角干预同已有干预方法联系起来,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路径来探索特需儿童的情绪调节干预。
3.干预计划设计与运用
欧玉玲、邢强(2017)在《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特需儿童情绪问题行为干预的案例研究》一文中指出,每个特需儿童都是独特的,可能需要不同的干预方案,以便更好地了解特需儿童的具体情况,并根据他们的需要调整干预措施。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简化任务、正向强化、学习表达自我需求来设计个体化、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在研究特需儿童的情绪调节问题时,教师改善特需儿童的情绪问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减轻特需儿童的核心症状,为各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从而确保特需儿童积极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曹秀爱、徐云.特需儿童情绪调节研究进展与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21
【2】彭婷婷,孙玉梅.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情绪调节障碍及干预方法综述[J].现代特殊教育,2024
【3】欧玉玲,邢强.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自闭症儿童情绪问题行为干预的案例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
附:参考文献标识码:
参考文献类型 | 专著 | 论文集 | 报纸文章 | 期刊文章 | 学位论文 | 报告 | 标准 | 专利 |
文献类型标识 | M | C | N | J | D | R | S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