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班11月份安全活动:食品安全我知道
虞海萍 张亿
活动目标:
1.知道要去正规的地方购买食品,不吃三无、过期、变质的食物,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2.了解食品包装上的关键信息,知道什么是“三无食品”。
3.初步掌握判断“三无食品”和变质食物的基本方法。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对“年月日”有一定概念。
材料准备:“壮壮肚子疼”对话音频及图片;《食品袋的秘密》视频;“三无食品在哪里”组图;“不能吃的食品”组图。
活动过程:
一、播放对话音频及图片“壮壮肚子疼”,引导幼儿初步了解保质期的含义,知道过期的食品不能吃。
——河马壮壮怎么了?(肚子疼)
——壮壮吃了什么肚子疼?(面包)
——这个面包怎么了?鹿鹿医生是怎么说的?(这个面包超过保质期了)
——你知道什么是“保质期”吗?
——为什么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能吃?来看看壮壮的面包上有什么?
小结:每种食物都有保质期,用来告诉我们食物可以吃的最佳时间。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就是“过期食品”。过期食品里有许多对身体有害的细菌,吃了很可能会生病。
二、播放视频《食品袋的秘密》,引导幼儿了解食品包装的关键信息。
1.播放视频《食品袋的秘密-1》,引导幼儿了解食品包装上有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想知道食品是否过期了,就要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你知道这些信息要去哪里看吗?(食品包装袋)
——我们请鹿鹿医生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小结:食品包装袋上有许多信息,生产日期一般单独印在没有文字和图案的地方,保质期一般和其他信息放在一起。如果你不确定食品有没有过期,可以问问身边的大人。
2.播放故事视频《食品袋的秘密-2》,引导幼儿了解食品包装上还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生产厂家。
——除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品包装上还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它们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和生产厂家。我们请鹿鹿医生继续介绍一下吧。
小结: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家告诉我们生产这款食品的地方。包装袋上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说明这款食品的质量是合格的。
三、出示组图“三无食品在哪里”,引导幼儿了解三无食品的含义,知道要去正规的地方购买食品。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了解三无食品的含义。
——鹿鹿医生给我们介绍了食品包装上的关键信息,分别是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可并不是所有食品的包装上都会有这些关键信息,如果没有,你觉得它是正规、安全的食品吗?
——你知道缺少这些关键信息的食品叫什么吗?(三无食品)
小结:三无食品指的是没有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的食品。这些食品的包装通常很简陋,我们不知道这些食品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生产的,也不知道它们的生产是否正规。三无食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吃了可能会生病。
2.出示组图“三无食品在哪里”,引导幼儿知道要去正规的地方购买食品。
——三无食品一般出现在哪里呢?
小结:街边的小摊、路上的流动摊位和简陋的杂货店可能有三无食品,我们尽量不去这些地方买吃的。如果想要购买食品,要去正规的地方,比如超市和便利店。
四、出示组图“不能吃的食品”,引导幼儿知道发霉变质的食品不能吃,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这些食品不是三无食品,也在保质期内,但是它的包装袋已经破损或者打开了一段时间,还能吃吗?
——你们是怎么判断的?
小结:除了要购买正规的、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在吃之前,我们要确定食品是不是安全的。开封前,我们可以先仔细地观察一下食品的包装袋有没有破损;开封后,看看有没有霉点?是不是变色了?还可以用鼻子闻闻有没有奇怪的味道,比如酸味或者臭味。如果颜色和味道改变,就说明这个食物坏掉了,不能吃了。如果不确定食物有没有坏掉,我们还可以去问问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