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时间:2025年1月7日 上午9:12
观察地点:建构区
观察对象:许茗钧、游思诚
【游戏实录】
在上次小组分享与讨论过后,许茗钧也搭建了一个斜坡。这次她发现了一个问题,圆柱从坡顶滚下来时经常会撞到旁边的小朋友的建筑,或者圆柱不知道滚到哪里。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她找了一些长方形的积木,将整个坡道建筑围了起来,还在更外围围上了一圈围墙。许茗钧将圆柱积木从斜坡滚下,发现圆柱撞击积木后并没有能够将其击倒,尝试多次,依然没有能够成功。这时,旁边的游思诚走过来,将三块积木分开,游思诚重新尝试,三块积木全部击倒。许茗钧也学着游思诚的方法重新排列积木,这一次她全部积木击倒。
【分析思考】
在这次游戏中,许茗钧将长方体积木竖着排列,可见在游戏中存在同伴学习,她能够学习同伴的经验并加以运用,知道竖放积木易推倒。在游戏中,许茗钧发现圆柱的每一次滚落都很容易碰倒其他小朋友的积木,所以她将自己的游戏区域包围起来,既保护别人的作品,也能让自己更心无旁骛的开展游戏。许茗钧的“围墙”随便保护了同班的作品,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积木在一起导致她的游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了。游思诚将三块积木分开,问题得到了解决。面对新的问题,许茗钧采取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而游思诚因为有多次经验,采取了分开积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两名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存在不同的差异。游思诚和许茗钧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许茗钧的尝试过程也是她建构新经验的过程。
【回应策略】
一个持续发展的游戏阶段反映出一个不断递进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的大纲恰恰是幼儿自己生成的,而非教师预设的。
幼儿是真正的游戏高手。当在斜坡上滚积木的玩法熟练以后,幼儿便开始了击打目标物的挑战。当他们了解到击倒目标物需要注意一定的关系后,他们又开始了一次性击倒更多目标物的挑战。为了一次能同时击倒不同方向的多米诺,他们发现了“关键积木,并且开始尝试不同造型的多米诺,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挑战和尝试在继续,经验的积累在继续,学习和发展也在继续。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使用了以下策略:
1.启发性问题助力幼儿持续探究
圆柱总是跑偏,没有办法击中目标,怎么办呢?通过和孩子们的讨论,有的孩子觉得是斜坡的宽窄问题。有的孩子觉得是圆柱的摆放问题。孩子们的思考都是他们的经验之谈,可这也不一定是我们问题所在。既然斜坡成了孩子们游戏的障碍,那是不是可以放弃它呢?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幼儿去梳理思路,让他们尝试知道,斜坡并不是游戏的关键。
2. 鼓励试错、多玩多试
教师应该做到看幼儿玩,看幼儿试错,听幼儿说,听幼儿间的对话,但并不直接教幼儿玩,这种认真看和仔细听的目的在于思考幼儿每一种行为的意义,准确地捕捉到了幼儿学习的生长点,将幼儿解决问题时的矛盾焦点从游戏中提炼出来,及时适时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探讨,激发了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不断向高水平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