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12月 张俐)
发布时间:2024-12-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俐

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第十三期儿童戏剧培训

学习时间

2024年1218

主讲人

金燕

撰写人

张俐

 

 

 

 

 

 

 

 

 

 

 

 

 

 

 

 

 

 

 

 

 

儿童戏剧是戏剧的一个分支,以3-12岁儿童为统一对象,让儿童观看或参与演出的舞台艺术形式。用语言、肢体、表情等表现形式进行演出,通常剧情浅显易懂、气氛活泼、有较强互动性、有教育含义的演出。

剧本的来源,小孩们在阅读时喜爱的一些绘本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都能够作为剧本的创作元素。到说一说角色的分派,完全由小孩们自主推荐、毛遂自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角色,碰到抢角色的问题那所有的小孩都会成为裁判,看谁更胜出一筹,谁更能胜任如此的一个角色。更能表现以小孩为主体,人人参与。第二舞台服装、道具等都是小孩们和教师家长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制成的。

在剧本实施的进程中也会碰到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有的故事比较长,人物较多,有的故事又比较简短,人物少,角色分派只是来,每一个年龄段的小孩同意的也不一样,比如小班的小孩,咱们就要运用“减法”,剪短故事内容,可能15分钟就行让故情形节简单易记。用切近幼儿生活的情节替换演出的情节,把书面画的语言变得口语话。选其中一个教育意义,让重点加倍突出。

此刻结合我的实际教育教学,从剧本的选材、角色的定位、乃至服装道具,人人参与,都很繁琐和复杂。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预备。

还要实现绘本戏剧工作坊功能,就必须让儿童在一次次戏剧活动中,通过自我实践去探索、体验、感悟和积淀,而戏剧工作坊的开展就为儿童的自我实践提供了平台。

一、著名的瑞士认知教育家皮亚杰深刻地指出:“只有儿童自己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知,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给予证实与否定。”他还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孩子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被内化,从而产生深刻理解。每次都过早地告诉能够发现的东西对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没有好处。”显然,以绘本故事为载体,开展不同主题的戏剧工作坊活动,让幼儿以不同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通过与绘本故事的充分对话互动、或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我的理解,从中不同程度地将绘本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所承载的其他教育元素内化为自己的相关品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绘本戏剧工作坊的功能。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 吸收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合理性,追求用一种宽松的、等待的、开放的、多元的戏剧活动氛围,激发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戏剧活动,促进儿童思考、认识自我及周围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儿童初步的戏剧欣赏和戏剧表达能力,促进儿童多元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发展。这一理论将成为我们推进儿童戏剧活动课题研究强有力的支撑。

本次学习以后我收获特别大,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会排出更多别样绘本剧,咱们也能够借鉴导师们的一些做法,慢慢开始做起来。这次培训和讲座,让我对儿童戏剧有更深切的了解,希望我能够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学以致用、提升自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