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区域活动反思(朱旻晨)
发布时间:2025-01-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旻晨

活动反思

——对戏剧区域游戏《快乐的丰收节》反思

朱旻晨

在中班班本主题《快乐的丰收节》开展过程中,区域游戏作为重要的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机会。通过对这一主题背景下区域游戏活动的观察与反思,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依据。
  一、活动目标达成情况
  认知方面:在科学区投放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和果实,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对不同农作物的特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美工区制作丰收主题的手工作品时,幼儿也进一步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多数幼儿能够准确说出常见农作物的名称和主要特点,表明在认知目标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技能方面:美工区中,幼儿运用绘画、剪纸、粘贴等技能制作出玉米、稻谷等丰收作品,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和创造力。建构区里,幼儿尝试搭建粮仓、农田等场景,空间建构能力得到提升。不过,在语言区讲述丰收故事时,部分幼儿的表达不够流畅,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加强。
  情感方面:整个主题活动激发了幼儿对农民伯伯的尊重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在角色扮演区,幼儿模仿农民劳作和丰收后的庆祝活动,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但在活动中发现个别幼儿参与积极性不高,可能是活动内容与他们的兴趣点契合度不够。
  二、区域设置与材料投放 
   区域设置:依据主题内容,设置了科学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和角色扮演区,各个区域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为幼儿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与体验空间。例如,幼儿在科学区认识农作物后,可以在美工区创作相关作品,在角色扮演区进行模拟劳动,区域之间的联动性较好。然而,部分区域的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如建构区空间相对狭小,幼儿在搭建大型作品时受到限制。
材料投放:投放了丰富多样的材料,如各类农作物实物、种子、彩纸、剪刀、积木等,满足了不同区域活动的需求。在科学区还提供了放大镜、测量工具等,便于幼儿进行探索。但部分材料的投放缺乏层次性,对于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幼儿没有明显区分,导致部分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或觉得活动过于简单。
  三、幼儿参与度与表现
  参与度: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个区域的游戏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区域。但仍有少数幼儿在活动开始时表现出犹豫不决,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区域,在教师引导后才参与活动。
表现: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美工区,有幼儿用彩泥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水果和蔬菜;在建构区,幼儿合作搭建出了富有创意的农场场景。同时,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也有所增强,在角色扮演区,幼儿分工明确,有的扮演农民,有的扮演商人,共同完成丰收后的交易活动。但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过于活跃,影响到其他幼儿;还有部分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缺乏坚持性。
  四、教师指导策略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当幼儿在科学区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产生疑问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过,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时指导过于直接,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空间;在不同区域之间的巡回指导不够均衡,对个别区域的关注较多,而对其他区域的关注相对较少。
  五、改进措施
  优化区域设置与材料投放:重新规划建构区的空间,使其更加宽敞,方便幼儿进行大型建构活动。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对材料进行分层投放,为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材料,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更多辅助材料。
提高教师指导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观察能力和指导策略。在指导幼儿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采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幼儿探索。合理安排巡回指导时间,确保每个区域的幼儿都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指导。
增强个别幼儿的参与度:关注个别参与度不高的幼儿,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特点调整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通过对《快乐的丰收节》区域游戏活动的反思,我们认识到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与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