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理论学习资料(3月 隆燕琴)
发布时间:2025-03-0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隆燕琴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

课题名称

幼儿园戏剧区域游戏的主题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

推荐

 隆燕琴

学习时间

20253

文献题目

儿童戏剧课程和区域活动组合构建的讨论

文献来源

网络

区域活动模式是以若干小活动板块区域构成,每个区域板块有自己的主题内容,然后教师有目的有区分的放入不同材料,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选择参与,然后和不同的伙伴共同完成游戏。戏剧课程和区域活动有重叠的内容,也是可以挖掘二者联系的可行性的地方。共同点:第一、都要构建一个主题用来供孩子一起参与共同完成,在共同情景下做同样的事感受同样的氛围都融入其中。第二、都要以主动的态度共同思考讨论完成主题。第三、都是有相当大的空间和环境供孩子去选择挖掘,自由性、选择性、自主性都非常大。所以区域活动可包容戏剧课程,戏剧课程融入区域性活动更深入的让儿童感受体验。区域活动提供了二者皆需的场地、材料、环境等现实条件,二者的融合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1.2儿童区域活动结合儿童戏剧的方法策略

时间安排上,戏剧课程可以以区域活动的常规形式进行,区域活动把戏剧活动纳入为一个板块安排课程时间。课程形式上,每次根据年龄让不同孩子表演三到五分钟都可以,教师随时可以结合区域活动找到符合孩子当下感兴趣的主题。其中年龄区分也很重要,比如3岁以上幼儿如果喜欢模仿,可以让他们组织起来学动物开故事会讲故事发生的趣事,或者简单演绎小朋友日常生活中都会发生戏剧故事都可以。也可以每月一次高年龄组和低年龄组共排演适合年龄的角色。这样低年龄组可以有机会参与到一些有点深度和难度的表演中来,进一步了解戏剧学习戏剧,高年龄组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带动低年级组做好表演。不管是哪种形式,教师要积极观察孩子是否感兴趣有参与欲望,然后及时带动他们并给他们以鼓励,及时为他们开放场地提供所需材料,让孩子可以自然而然自发的就融入表演。区域活动给戏剧课程安排时间和主题,教师视戏剧课程为区域活动为一个板块,孩子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参与戏剧课程,在戏剧表演中体会它的独特性区别与其他区域活动。

在戏剧表演区域,儿童自己选择角色,因为扮演某个角色而快乐喜欢上参与活动,进而参与更多区域活动的其它活动。有了这种参与体验会更愿意表达自己情感,去自主交往并积极探索表演活动。小朋友们可以做到自主编排简单故事剧情,自由选择道具服装,体会台前幕后的分工、责任和成就感。一场戏剧表演带动了整个区域活动的流动,带动了小朋友的各种能力积极发挥,区域活动和戏剧表演实现了二者的结合力量,说明二者有效的联系,促进了儿童课程的开展,同时也赋予教育新的意义。

2.1创造儿童自己的创意戏剧

每种戏剧创作都要有剧本,好的儿童戏剧也离不开剧本创作。儿童剧本素材可以通过孩子喜欢的书籍去发掘,一方面那些书籍是孩子们好奇感兴趣的,那里面的故事人物角色孩子们都很熟知,而且书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角色可供孩子选择。另一方面儿童区域活动有自己的绘本馆,这为孩子们的戏剧表演准备了充分条件。因为很多小朋友平时都有自己爱好的书籍,现在让小朋友参与到讨论中来就比较容易,佷能激发该子的主动性和热情,他们会讲出自己喜欢讨厌的角色和一些自己的一些看法。最后老师们平时观察搜集信息,把孩子喜欢读的书还有哪些小朋友读过都记录下来,然后每周把这些小朋友聚在一起讨论选出自己喜欢的书和角色,让他们逐步开始准备表演活动。

戏剧活动准备工作开展中,首先把二至三本小朋友们本周都在读的书,分成三排让喜欢的小朋友分别站成组,比如,都喜欢《三只小猪》的站成一组。然后这些孩子手拉手坐成圈,老师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喜欢一本书的小朋友,现在大家一起把这个故事排成戏剧演出来,接下来小朋友们就开始涌跃报告。因为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有的孩尝试做幕后工作,陪伴小朋友一起编剧本选演员选服装。让做幕后工作的同学体会当导演、编剧、灯光、音响师的快乐,也让他们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价值。

2.2构成戏剧框架,共同体验创作。

表演是快乐的,这是最后的结果。在表演前还需要经过许多创意工作,戏剧活动要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孩子们要体验一完整的创作过程。这个过程小朋友要肩负起责任不断努力和超越自己,准备的过程也是复杂和细致的,教师不要觉得麻烦去自己胜任,而是最大范围的交给儿童自已完成。如果能引导好让孩子们投入进来,孩子们会有很多自己的奇思妙想和太多可爱的表达方式,所以让他们去尝试探索和发现做戏剧活动真正的主人。 教师做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工作,把宏观系统的工作自己事先做好。教师把每个环节放手让孩子去做,多引导、陪伴、支持和助力,做到共同体验完成戏剧活动。儿童有自己的创意、发现、思维和生活体验,把戏剧活动交给他们发挥儿童才会是戏剧舞台真正意义的主人。

活动区域会为整个戏剧创作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师要随时随地推动儿童进入活动区域这个大环境。切忌有板有眼把孩子拘泥在某个地方,更不能太严肃教条的限制孩子表现。比如,剧本选材绘本某个小故事,就把孩子的台词表演拘泥于某一段或某一句话,这是一种严重教条化的教育思路。实质上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他们的语言表演常常会突破某个故事,要能领悟孩子的意思写出新的故事。比如,《皇帝的新装》排演中,有孩子说皇帝怎么会那么傻不穿衣服不冷吗?另一个小朋友会说那是因为那个骗子给他吃了药,其他小朋友就纷纷说,不对不对,有说是因为喝醉了有说吃开心果吃多了等等,非常好玩五花八门。我们会发现把戏剧多交给结孩子,我们多观察引导和陪伴就好,他们往往会启发带动我们去做下一步工作。所以强调一个观点,我们有一个大概故事和框架就好,结果不是一定要原模原样的,过程一定教给孩子发挥和演绎,师生共同去体验创作的过程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2.3音乐贯穿表演始终,选定角色优化表演

儿童戏剧音乐贯穿始终,它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出场了、故事发展到哪了,而且增添整个表演的趣味性。通过前期小朋友的准备,我们可以选定角色以及优化我们的表演。这其中就有很多细节,比如什动作什么表情、谁站哪个位置谁站中间、放什么音乐哪段音乐到了谁出场、谁读旁白谁演道具等。比如在《狼来了》的故事戏剧排演中,演大灰来的孩子上场放音乐"小兔子乖乖把门打开"这时候大灰狼就可出场了,演大灰狼的小朋友就会及时上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