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幼儿保健>>育儿宝盒>>文章内容
202505保健健康知识宣教2
发布时间:2025-04-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虞静

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和急救

 

摔伤

幼儿阶段还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他们在蹒跚走路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和外部的因素,极易导致摔跤,以致摔伤。

1.原因

幼儿的骨骼中胶质多、石灰质少,骨骼不如成人那么硬,除此之外,他们的骨骼还处在不断地生长发育中。在日常活动中,除幼儿本身的危险动作外,由于幼儿的不当行为引起的摔伤事故也时常发生。如幼儿的互相推拉、追跑、打闹等,常常由于掌握不好轻重而将对方弄伤。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摔伤事故往往是因为幼儿做了一些危险动作,成人没有及时发现制止造成的。还有一些则是对幼儿生活照顾得不细致造成的,如幼儿鞋带散了,走路时踩在脚底下绊倒了,造成摔伤;

因塑料鞋底嵌着小石子,下楼时正好踩在台阶的金属镶边上滑倒了,肘部碰到台阶边缘,造成骨折;因塑料鞋底穿的时间长了把底纹磨平了,走在湿漉漉的水磨石地面上滑倒摔伤等。

2.摔伤后的处理

(1)轻伤。如果仅是擦破点皮,上点紫药水即可;如果碰了包,则可用碘酒涂擦或热敷;如果引起鼻出血,要使幼儿安静,将头部或背垫高,并在额头放冷毛巾止血,也可用干净棉花塞入鼻孔。止血后,不要剧烈活动,以免再出血。

(2)骨折。发生骨折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因断骨会刺伤周围组织的血管、神经,血管破裂后的出血又压迫周围的组织,所以剧烈的疼痛和局部的压痛是典型的症状之一。同时,骨折处的正常功能丧失,如下肢骨折后不能站立、行走,手指骨折后不能抓握等。骨折后原来附着的肌肉失去平衡,加上组织肿胀,局部还会出现畸形。幼儿的骨折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发生如同柳枝“折而不断”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青枝骨折”。发生“青枝骨折”后,疼痛不如骨骼完全断裂时明显,受伤肢体还可以做些动作,因此很容易被忽略。骨折未经复位长上以后,不仅肢体会出现畸形,还会影响正常的功能。因此,幼儿肢体受伤后,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送医院检查一下是否发生了骨折。

(3)头部受伤。如果头部有出血的伤口,应用清洁的手帕之类压迫伤口止血;如果有脑组织溢出头皮外,说明已损伤颅骨,应按原样做简单包扎,尽快送医院抢救,千万不要把露出头皮外的脑组织送回伤口,以免造成颅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头部没有伤口,只因外力作用到脑部,使脑组织受到震荡,发生昏迷,此时应将幼儿放于床上休息,观察情况的变化并及时送医院。

 

                               广化幼儿园保健室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