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戏剧主题:“钱”思妙想
【主题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金钱的概念似懂非懂。一次角色扮演活动中,孩子们模拟超市购物,有的孩子拿着玩具钱不知所措,有的随意定价。同时,班级开展分享零花钱用途的讨论时,孩子们积极踊跃,分享自己用零花钱买零食、玩具的经历。看到孩子们对金钱有着浓厚兴趣,为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基本理财能力,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开启“‘钱’思妙想”主题活动。
【核心内容】
认识金钱、管理金钱、正确消费
【主题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了解其特征、设计及科学防伪技术,掌握换算关系,清晰知晓人民币用途。
2.借助音乐、语言、美术等多元活动,让幼儿在趣味情境中体验钱币使用,提升对金钱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通过数学游戏和实践活动,如规划零花钱、模拟收银,帮助幼儿初步学会合理规划金钱,做出明智消费决策。
4.开展角色扮演和讨论活动,使幼儿在“小小收银员”“小小理财家”等情境中,锻炼语言表达与社会交往能力,理解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
5.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如儿歌、故事、健康活动等,引导幼儿感受父母挣钱不易,培养节约意识与正确金钱观,懂得珍惜资源。
【区域游戏】
内容 | 目标 | 材料 | 玩法 |
阅读区: 自制绘本《钱从哪里来》;绘本《钱不是万能的》
| 1. 了解货币的由来和演变历程。 2. 尝试创编故事内容,并进行绘画记录。 3.根据画面内容讲述故事。 4.通过绘画形式把思考的内容进行表征。
| 绘本图片、勾线笔、水彩笔、白纸、剪刀、胶水。 | 引导幼儿利用想象和已知的货币知识进行绘本制作。 通过阅读绘本,引导幼儿思考“哪些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 |
美工区: 存钱罐; 硬币拓印画; 设计人民币 | 1. 发现硬币中的图案、纹理,感受拓印画的美。 2.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3.知道不同面值人民币上的主要内容,尝试创意画。 4.能够用各种色彩和线条绘画,培养对色彩的感知和搭配能力。
|
不同大小的硬币、彩铅、白纸。 白纸、水彩笔、蜡笔、彩纸、剪刀、胶水。 | 在观察老师制作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细节部分要细致完成,并可以进行添画。 发挥创意,在纸上设计货币,并用其他材料装饰。 |
建构区: 梦想银行 | 1.运用各种积木和辅助材料建造银行。 2.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创造、表达的能力和意识。 |
纸杯、纸板、雪花片、木质积木。 | 鼓励幼儿交流讨论,设计自己想要建造的银行,并根据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协作分工,共同搭建。 |
益智区: 包红包;皇冠大采购 | 1. 熟悉1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幼儿对价格的计算和组合能力。 2.会根据游戏规则换算钱币,体验棋类游戏的乐趣。 | 题卡、纸币、红包;棋盘、骰子。 | 选择题卡,思考需要放入红包的人民币数量,塞入红包;根据掷出的骰子走相应的步数,取相应钱币的卡片,20元换一个皇冠,皇冠多的获胜。 |
科学区: 硬币存水;让硬币浮起来 | 1. 通过实验知道实验现象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 会运用辅助材料进行实验,学习记录沉浮实验结果。 3.体验做实验的乐趣,感受物体的沉浮变化。 | 一毛、五毛、一元硬币若干,滴管,记录表;硬币、水、透明盒子、瓶盖、木质积木、纸船、泡沫板、橡皮泥。 | 幼儿在不同的硬币上滴水,观察水是否溢出并完成记录表;运用各种材料让硬币浮起来,大胆猜想并进行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