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自闭症儿童游戏干预的策略 | 学习时间 | 2024年3月 |
主讲人 | 刘原奇 | 撰写人 | 郑爽 |
学
习
感
悟
| 在幼教这个岗位上已十二个年头,学习了融合教育后,感受颇深。幼儿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实践性、反思性、和学习性高度结合的职业,幼儿教师工作的主体对象时学前期儿童。每个幼儿都是个体的、独立的、不可复制的,每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又带有情绪性、情景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中指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同时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中更应该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与记录,能够让幼儿得到充分的关注,并且因材施教。我们大二班就有一例自闭症孩子的案例,为我们更近一部的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提供了更好地知识。 面对孩子的成长,观察与记录其发展与行为表现情形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径,更是幼教人员必须拥有的专业能力。如何从行为去理解幼儿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何需从行为理解幼儿。一般人常“以大人之心度幼儿之腹”,以为孩子所表现的一定是出于自己主观所想的理由。其实一个孩子的行为需要其周遭的人仔细观察才能理解;而孩子的行为也不是观察理解就算的,还需适当处理,有步骤的回应,这样才算真正的理解孩子的行为,也才能呈现教育的意义。幼儿年纪小,有发展上的限制,故所表现的行为常不易理解。幼儿行为较难理解主要是由于:第一,幼儿受限于语言表达的能力;二,幼儿肢体动作未完全分化;三,幼儿的行为易受情绪影响;四,幼儿有其独特的行为模式。从上述理解幼儿行为有其困难的理由,我们就能进一步说明对了解幼儿行为的帮助了。观察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将当时的实景与现象,包括特殊气氛与情境,以及幼儿的所有肢体动作细节全部记录下来,它可以了解幼儿无法被测量的行为,可以不受幼儿情绪发作或不合作态度的影响,因为情绪发作或不合作态度正是我们要观察的焦点。以专业的观察技巧,从幼儿的角度深入孩子的内心,进而记录其一切表现,再加以分析、判断,这就是理解幼儿行为的第一步。 其次,行为透露哪些信息。行为观察是描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被观察者的外在表现,也要思考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的行为表现真的能代表这个孩子的内在意识吗?通常解读幼儿行为有三个主要的阶段:一、直接描述看到的行为;二、进一步的诠释;三、进行推论。推论就是根据前述直接描述与进一步诠释对幼儿行为下结论的工作。 回想自己以前的工作,有些时候都忽略了观察记录本身的意义,正确的观察应该要抓细节、记要点、全面具体,“他做了什么及如何做;与他有关联的人和材料的质量及数量,也包括他说了什么”。类似于这些细节的记录似乎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观察记录中,因为这些细节从来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的记录也是建立在主观臆想和大致观察的基础上就进行了概括的笼统的总结性表述,所谓的分析和措施现在看来也成了肤浅的解决方式。学习了融合教育,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深思,我们应该更细致更全面的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