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兴趣与选择 班级:大三班 观察者:黄虹乔
观察时间:2024年3月14日 上午9:5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文文首次进入建构区,他首先被五彩斑斓的积木所吸引。他花了大约5分钟时间环顾四周,似乎在观察其他儿童的在建构区的活动。之后,他走向堆积木的架子,挑选了一盒蓝色积木,并独自坐在角落里开始建构。
【分析思考一】
文文在进入建构区时表现出了一定的观察和适应行为。他首先观察了环境,然后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蓝色积木。这表明他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同时也显示出他对特定颜色的偏好。孤独症儿童在选择玩具时往往有特定的兴趣,成人可以据此提供更多相应的选择,以促进他们的参与和互动。
观察时间:2024年3月14日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二】
此次观察中,文文似乎对建构区更为熟悉。他直接走到蓝色积木盒子前,开始用积木搭建一个长方形结构。在构建过程中,他偶尔会抬头看看其他儿童的活动,但大多数时间都是专注于自己的建构。期间,有一名儿童走到他身边,对他的建构表示兴趣,文文则允许该儿童轻轻触摸他的作品,但并没有主动与该儿童交流。
【分析思考二】
文文在第二次观察中表现出更强的自主建构能力,同时也显示出一定的社交意识。他愿意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在建构活动中产生互动,这是积极的社会行为表现。尽管他并未主动发起交流,但允许他人接近和互动是一个好的开始。成人可以继续鼓励和引导文文在游戏中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以增强他的社交技能。
观察时间:2024年3月14日 下午15:20
观察地点:大三班
观察对象:文文
【观察实录三】
在第三次观察中,文文在建构区显得更为放松和自信。他选择了红色积木,开始构建一个复杂的立体结构。在构建过程中,尽管有儿童不慎碰倒了他的作品,文文并未表现出情绪上的大幅度波动。他平静地重新开始建构,并似乎对完成作品充满了决心。最终,他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立体结构,并得到了其他儿童的掌声。
【分析思考三】
文文在第三次观察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情绪管理和专注力。他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并继续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作品。这表明他在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方面有所进步。孤独症儿童在面对挑战时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文文的表现是一个积极的例子。成人应继续支持他在建构活动中的探索和创造,同时教导他如何在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
【回应策略】
1.提供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一个安全、包容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这意味着建构区应该有足够的空间,以免儿童之间发生碰撞或感到拥挤。此外,建构区应该配备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柔软的地垫,以防止跌倒造成的伤害。包容性也意味着成人应该对孤独症儿童的表现持开放态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可能与典型发展儿童不同,并据此调整期望和指导。
2.鼓励社交互动:
社交互动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尤其如此。成人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合作活动或在建构区中引入角色扮演游戏来鼓励社交互动。例如,成人可以引导孤独症儿童与其他儿童合作搭建一个共同的项目,或者通过扮演“建筑师”的角色来与其他儿童交流想法。
3.耐心陪伴和及时响应:
孤独症儿童可能在社交和沟通上遇到困难,因此成人的耐心和理解至关重要。在建构区中,成人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如解释游戏规则或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同时,成人应该敏感地注意到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响应他们的需求,无论是通过安慰、鼓励还是调整游戏难度。
4.培养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专注力和情绪管理是孤独症儿童可能面临的挑战。成人可以通过设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来帮助孤独症儿童培养专注力。例如,成人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构建任务,并鼓励儿童完成它。在情绪管理方面,成人可以通过教导冷静技巧,如深呼吸或计数,来帮助孤独症儿童应对挫折或压力。
5.定期观察和记录:
定期观察和记录孤独症儿童在建构区的活动可以帮助成人了解他们的兴趣、发展和挑战。通过记录,成人可以识别出孤独症儿童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在哪些方面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这些信息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提供适当的支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