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活动名称 | 遇见融合 与爱同行 | 学习时间 | 2024年3月19日 |
主讲人 | 蔡丹梅 | 撰写人 | 杨诗卓 |
学
习
感
悟
| 一、融合教育视角下开展幼儿园教育的价值 (一)有助于推动正常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融合教育之中,正常幼儿与特殊幼儿一起学习和相处,这一过程有助于正常幼儿学会接纳和尊重他人,形成包容、友善的价值观。可以说,在彰显多样化和包容性特点的融合教育环境中,正常幼儿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有助于呵护特殊幼儿的成长及发展 融合教育对于特殊幼儿来说有着突出的作用,能 够为特殊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特殊幼儿更好地进步与发展。首先,融合教育为特殊幼儿提供了一个与正常幼儿互动的机会,他们能够与同龄人一起学习和玩耍,这有助于特殊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和情感支持网络。其次,通过与正常幼儿一起学习,特殊幼儿可以受到正常幼儿的积极影响和激励,即他们能够观察和学习正常幼儿的行为、技能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最后,特殊幼儿在融合教育中能够感受到被接纳、尊重、理解和支持,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健康非常有益,有助于培养特殊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总的来说,融合教育为特殊幼儿提供了一个适合他们成长与发展的有利环境,而这一环境充满支持性、包容性和激励性,有助于促进特殊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融合教育视角下开展幼儿园教育的策略 (一)诚心接纳,奠定融合教育的基调 诚心接纳是指以真诚和尊重的态度,接纳和对待他人,无论他们的背景、能力或特殊需求如何。诚心接纳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包容和公正基础上的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旨在创造一个平等、友善和支持的社会和学习环境。在幼儿园融合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幼儿的诚心接纳至关重要,这是融合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例如,笔者所在班级有一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在该名幼儿入园之时,其父母便表现得很忐忑,总是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同其他孩子发生矛盾,或者令教师们感到厌烦。对此,笔者决定走近这名特殊幼儿,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及表现,并尽所能教授给他知识,呵护与陪伴其成长。在确定了教育的目标与方向之后,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与积累了大量相关知识,了解到高功能自闭症是自闭症的一种,患有高功能自闭症的儿童,不像其他自闭症儿童那般智力低下,相反,他们智商处于中等水平,甚至有时会超出正常孩子的智力水平,也正因此,他们在语言、记忆等方面表现良好,更会在某些领域上展现出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具备自闭症儿童的典型特征,即刻板和重复性行为严重,而这些行为可能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高功能自闭症的儿童在人际交往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及意图方面存在障碍,缺乏非言语沟通的技巧,难以理解社交规则和暗示;个别 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还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在了解了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这些特点及表现后,笔者对班上这名特殊幼儿产生了更多的包容与理 解,面对他有时一直重复开关风扇、电视机的刻板重复行为,笔者不会生气,也不会严厉地指责与批评他,而是会用其他有趣的事物吸引他,将他从刻板行为中解脱出来。 (二)多方协作,为融合教育提供助力 部分幼儿园教师缺乏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这便 使得融合教育在具体实施与开展中存在一些困难与障碍。基于此,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心中有爱,坚守教育初心,更要积极开展多方协作,与特殊幼儿父母建立密切的联系,并积极向特殊教育专家学习,以联合与协作切实保障融合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为正常幼儿及特殊幼儿的共同成长保驾护航。例如,笔者所在班级有一名感统失调的特殊幼儿,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笔者对该名幼儿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发现该幼儿走路不稳,惧怕下楼梯,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对圆形物体特别感兴趣,可以长时间专注玩球,重复滚和拍的动作。对此,笔者一方面加强与该名特殊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询问他们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是如何照顾孩子的;另一方面,笔者还积极向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学习,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关感统失调症状的知识,即感统失调也被称为感觉整合障碍,是一种神经发展性障碍,影响个体对感觉输入的处理和适应能力,感统失调儿童在感觉系统中可能存在过度敏感或低感觉阈值等问题,导致其对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或困难。感统失调儿童可能对某些感觉刺激过敏或过度敏感,如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触觉等刺激有强烈的反应,并感到不适或焦虑;感统失调儿童可能对某些感觉刺激的感知较低,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感知到,他们通常会寻求更强烈的感觉刺激,以满足自己的感觉需求;此外,感统失调儿童会面临协调和平衡方面的困难,他们在运动技能学习、空间定位和身体姿势控制方面存在极大的难度……从特殊幼儿父母以及专业人士处获得有关感统失调儿童的相关信息之后,笔者与他们达成了一致,共同制订出了一份针对该名特殊幼儿的 训练与引导计划。 1.感觉整合治疗 感觉整合治疗是一种专门针对感统失调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其通过有针对性的感觉刺激和活动,帮助儿童逐渐调节感觉输入,提高感觉处理能力。 2.创造感官友好的环境 一个感官友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够尽量减少 或适度调整可能引发感统失调儿童过敏或不适感觉的刺激。为创造感官良好的环境,教师可以降低噪音、调整光线、提供适当的座椅和工具等。 3.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根据感统失调儿童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策略。这可能包括使用特定的教学方法、辅助工具和技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感觉输入和参与学习活动。 4.建立规律和预测性 为感统失调儿童提供规律和预测性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制订清晰的日常时间表,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环境和参与 相关活动。 5.教授自我调节技巧 教授感统失调儿童自我调节技巧,如深呼吸、放 松练习、情绪识别和自我管理等,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感觉刺激和情绪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