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干预指导案例(6月 张亿)
发布时间:2024-06-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亿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夏日商店      班级:大二     观察者张亿

 

观察时间:2024611 上午1016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一】

商店开张了,第一次游戏就吸引了许多幼儿参加,她们对新游戏区都很感兴趣。娃娃家的孩子们提着篮子、拿着钱包都来到商店,围在了收银台前。琦琦在商店柜子里拿了一盒牛奶走了。小吴和耀耀两位售货员面对这些顾客有些不知所措,两个人都不说话,一会儿看着老师,一会儿看着顾客。小吴对着我说:“好挤啊!”过了一会儿,我让小吴问问顾客要什么,小吴小声地问:“你要买什么?”柠柠说:“我要买苹果。”,小吴转身把柜子里的苹果,递给柠柠柠柠拿起苹果走了。

 

【分析思考一】

由于小吴缺乏开“商店”的经验准备及购物经验不足,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但小吴在老师提醒后能主动跟顾客交流,询问顾客需要购买什么物品,小吴这种通过观察、互相模仿,学习同伴的经验,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

 

观察时间:2024617 上午1032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游戏实录二】

顾客小吴进到商店,售货员嘉嘉有礼貌的问道:“你好,请问你要买什么?”小吴提着购物篮一直不说话。售货员又问了一遍:“你好,请问你要买什么?”小吴说:“蛋糕。”嘉嘉拿了一块三角形的蛋糕交给小吴小吴摇摇头。嘉嘉又换了一块蛋糕交给小吴小吴还是不满意。售货员嘉嘉都急坏了,冲着我说:“老师,不要我拿的蛋糕。”我说:“你店里除了这种三角形蛋糕,还有别的蛋糕吗?”嘉嘉马上就问小吴“那你要圆形的蛋糕吗?有草莓和葡萄的,你要哪一个?”,小吴小声地说:“我要圆圆的草莓蛋糕。”

 

【分析思考二】

由于自闭症幼儿能力水平发展障碍小吴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较弱,不敢也不善于描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影响了角色之间的交流。教师可提供适当帮助,以启发的方式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观察时间:2024621 上午1017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对象:小吴

【观察实录三】

多多来到商店,对售货员小吴说:“你好,我要一个葡萄味的蛋糕,还有两包糖果。”“好的。”售货员小吴发现糖果没有了,对多多说:“没有了。”,小吴跟我说:“没有糖果了。”我问:“那你会做糖果吗?”,小吴说:“我会,我会包糖果。”心心说:“老师,我也会,我也要去。”接着两位售货员都跑去操作区,开心的包糖果,小吴在包糖果时,试了几次糖果都会在扭包装袋的时候划出来,但是小吴能够捡起来放回包装袋,再次包装。

 

分析思考三

教师应帮助幼儿通过思考与协商解决问题。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不应该限制与某个区角中。制作糖果这个游戏情节,增进了角色游戏区和操作区的联系,小吴在包糖果时明显积极性很高,平时小吴的游戏耐心一般,但是在包糖果时,小吴失败了也能自己重新包装,明显游戏耐心有所提高,在扭包装袋的时候,小吴的精细动作也得到了锻炼。

 

【回应策略】

1. 丰富自闭症幼儿角色扮演行为,利用家园共育,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关注生活情景,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进行模仿、创造。针对自闭症幼儿经验缺乏的情况,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可以通过给幼儿看图片、视频等手段来丰富,使幼儿了解购物时的流程,明确游戏规则。

2. 自闭症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并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该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地回应。

3. 肯定自闭症幼儿的假装行为,利用好分享游戏环节,对幼儿的假装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

4. 尊重自闭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增强自闭症幼儿游戏的自信心。

        5. 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自闭症幼儿良好的整理分类意识,联系生活实际与幼儿一起探讨游戏的规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