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6月 张亿)
发布时间:2024-06-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亿

课题组理论学习记录表

课题名称

融合教育环境下学前特需儿童游戏干预的实践研究

推荐人

张亿

推荐时间

2024.6

文献题目

游戏治疗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来源

游戏治疗在自闭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教师》2021年27期 ({域名已经过期})

一、游戏治疗的理论基础与基本特征

(一) 游戏治疗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基础

游戏治疗主要起因是,精神分析学者在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的时候,发现很难通过语言来获得有效信息,后来他们认为可以通过游戏将儿童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内容提升到意识层面进行解释从而解决问题。认知行为学派认为儿童可以通过结构性的游戏学习应对各种情景的技能,矫正不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模式。认知行为游戏治疗的介入策略有很多,主要包括: 行为塑造、强化、消弱、认知改变以及其他替代行为策略,等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扬弃精神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儿童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其自然的生长遭到了破坏,患者中心游戏治疗的目的是解决儿童与其环境之间的不平衡,以帮助他很容易地适应自然,自我得以发展。虽然各学派强调的重点不同,但通过游戏治疗达到宣泄、净化以及重整内在人格结构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

2.幼儿游戏理论基础

儿童缺少成年人具有的适合心理咨询的因素:对心理不适的觉知、主动求助的愿望、希望咨询的动机。儿童运用语言符号和词汇能力的不足,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传统的临床心理治疗应用于儿童方面的发展。而游戏能治愈儿童,因为它可以让儿童释放封闭的情感,并再现创伤事件和经历。通过游戏,儿童通常能显现问题之所在,并尝试用新的行为方式来解决问题。游戏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用游戏“说话”比用语言说话更自在,游戏使儿童能够有效地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情感; 游戏是儿童内心世界的镜子,游戏治疗在发现和诊断特殊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方面的功效,应该引起更多关注; 游戏也是评估治疗过程的关键,因为它使得治疗师能够理解儿童的需要、情感、冲突和恐惧,同时确认儿童投入治疗中的程度。

(二) 幼儿园游戏治疗的基本特征

幼儿园游戏活动打破了传统教学空间的布置格局,通过重视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视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重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需要,游戏活动作为幼儿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在为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的同时,还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1.材料丰富

始终呈现开放的状态并提供多类取放自如的操作材料。丰富多彩的活动材料既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也适合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能很好地促进各年龄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包括认知、角色游戏、艺术活动、建构活动等,活动时,幼儿在显性、隐性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着社会经验,同时为其表达经验和感受提供途径。

2.强化同伴交往

幼儿在主动与环境、同伴的互动中获得发展。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处于平等地位,特殊幼儿不仅会在感知运动、语言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而且有助于特殊幼儿与正常幼儿社会互动的发生,为其社会关系及友谊的建立提供条件。有机会与障碍儿童交往、共同成长的无障碍儿童,长大以后会对社会中那些弱势人群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3.利于师幼互动

游戏活动遵循差异性原则。幼儿在游戏活动这个近似自然的情景下的表现也是最真实、最完整的,教师通过观察每个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就可以把握幼儿的不同个性、不同智能类型,并据此采用不同的方式介入活动,使幼儿的活动和教师的指导都呈现出个性化色彩。游戏为特殊幼儿提供熟悉且具有安全感的环境,有利于教师对特殊幼儿的观察与治疗。国内对特殊幼儿游戏治疗的治疗地点多选在融合幼儿园的游戏室中进行。毛颖梅、田赛等在融合幼儿园游戏室进行治疗,游戏室约 30 平方米,室内有积木、拼图、套筒、球、沙子、塑胶动植物及人偶、布娃娃、厨房用具等玩具,游戏室分为四个区域( 沙盘区、建构区、娃娃家区、音乐区)。邱学青也将研究地点选在融合幼儿园游戏室。游戏室是开放式的,为游戏治疗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教师教育或游戏干预的客体化和物质化。

、学前融合教育中游戏治疗的实施机制

游戏治疗并非仅仅是在游戏室里使用玩具作为沟通手段的简单方式,而是包括诸如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运动、诗歌、讲故事等其他多种表现方式。角色(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玩具区、沙水区是幼儿园班级常设的基本游戏活动区,游戏治疗需要幼儿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特殊幼儿的不同需求,创设环境、进行游戏活动。

(一) 建立平等关系,创设轻松环境

在温暖和被接纳的游戏治疗环境中,幼儿更容易释放情感、建构新的感知体验并在游戏中习得新行为。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保持儿童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作为教师需要接纳幼儿真实的一面,尽量做到完全接纳孩子。孩子是敏感的,能从治疗者的态度尤其是对治疗者无意表露出的拒绝中感受到自己是否被完全接纳,一个疏忽的治疗者很容易落入无数个这样的陷阱中。其次,应该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作为游戏的玩具,同时应能促进幼儿表达、释放消极情绪并为攻击性情绪的表达提供机会。游戏治疗的质量与玩具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对于特殊幼儿来说,游戏治疗中的玩具材料不需要非常丰富只要能达到治疗效果就好。

(二) 不同游戏活动的设置及功能

在近一个世纪对游戏治疗的研究和实践中发展出一系列的游戏治疗技巧,主要有象征性游戏技巧,主要是洋娃娃、布偶、面具、电话和积木等玩具的应用;自然媒介的游戏技巧,对沙、水、泥土、食物等物品的应用; 艺术的游戏技巧,包括乱画游戏、指画游戏等; 必须借助言语完成的游戏技巧,包括说故事、角色扮演、放松想象等游戏技巧; 规则游戏,如各种棋类游戏等。而幼儿园游戏治疗中的玩具材料是在幼儿园原有游戏材料基础上增加的对特殊幼儿有治疗作用的材料。

设置沙盘: 包括拳击袋、武器( 刀、枪、剑) 、玩具士兵、军用交通工具、炮弹、盾、手铐等,它们有助于表达生气和愤怒,探索控制或信任程度。沙盘区设置沙盘游戏,教师需掌握专业沙盘游戏技巧。其有助于反映沙盘游戏者内心深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

美工游戏:包括画架、绘画用具、水彩、蜡笔、胶水、报纸、彩色黏土、剪刀、指画、羽毛、面具等。有助于探索感觉、增加控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娃娃家: 包括娃娃屋、可折式娃娃家庭人偶、动物家庭、摇摇椅、娃娃手偶、娃娃衣服、奶瓶、填充玩具、厨具( 锅、碗、瓢、盆) 。这些有助于发展迟缓或情绪障碍的幼儿,帮助其获得抚慰或演出生活情境中的事件。

角色扮演游戏: 包括面具、服装、魔术棒、帽子、首饰、医生听筒、电话、人物角色、动物玩偶、沙箱、卡车、厨房用具等。有助于幼儿表达感受,探索各种不同的角色,实验各种不同的行为程度。

益智游戏: 棋盘( 交通棋、五子棋) 、七巧板、触摸袋、触觉板、触觉箱、听觉盒、动物拼图、串珠等,有助于幼儿肢体、感官能力的发展,特别有益于感觉障碍、智力落后的幼儿。

建构游戏: 积木、建筑工具等玩具。有助于幼儿空间意识的形成,是特殊幼儿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阅读活动: 幼儿图画故事书,教师可采用故事治疗和阅读治疗,有助于语言、阅读障碍幼儿获得发展机会,也为特殊幼儿发泄情绪提供途径。

(三) 培养专业的特殊幼儿教师

高素质教师是推进融合教育的关键,融合教育首先要重视教师的教育与在职培训,使教师具备实施融合教育的素质与能力。游戏治疗重点不是在于游戏,而是在于治疗。干预治疗的方式应以普通自然的方式为导向。游戏治疗是特殊幼儿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发现问题,针对特定问题做出具体的游戏治疗方案的过程。教师在观察和治疗特殊幼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治疗的必要性、治疗的时机、治疗过程中的回应技巧、互动原则、设限技巧等问题进行思考并采取适当的策略。

由于特殊幼儿受到生理或心理因素的限制,以致在认知能力、身体感官及行为上有所缺陷,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将特殊幼儿安置在一般幼儿园的融合班级的学习环境中,这些幼儿既具有一般幼儿的发展特质又具有自身特殊化的身心发展差异和学习需求。故此,幼儿教师需了解特殊幼儿生理、心理特质考虑特殊幼儿具有幼儿阶段普遍化的身心发展顺序,以及异质化的特殊教育需求,从而确定治疗方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