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干预指导案例(5月 白玥)
发布时间:2024-05-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白玥

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

游戏主题:扮演区           班级:大三             观察者白玥

 

观察时间:2024510 上午10:18

观察地点:大三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一】

表演区的几个小伙伴决定一起表演新学会的故事《十一只猫做苦工》,几个伙伴先一起把地垫铺好,准备开始表演。睿妤举手向大家示意道:我来当猫队长好吗?”“我也很想当猫队长!”文文急着回答。那我们轮流当猫队长,这次我先当好吗?睿妤征求着文文的意见。那好吧!”文文点点头愉快答应了。我们开始表演吧”睿妤号召大家。“可是,我们还没布置花园、小桥、小树……怎么表演啊?”文文打断了睿妤的话。“是呀,我们还没布表演的道具呢!”

“怎么办呢?”“那我们赶紧准备吧!”“用什么当花园呢?”“用什么当小桥和大口袋?”于是,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这时睿妤环顾教室,将目标锁定在了美工屋的小花作品。“我们可以拿美工屋的一盆盆小花来摆一个小花园吗?”睿妤边说边看看同伴。“好啊!”大家齐声回答并一起去拿美工屋的作品并摆放到表演区的地垫上。刚摆好小花园,文文也开始向教室四周环顾,一会儿自言自语道:“我觉得小黄椅子可以摆成长长的桥!”“嗯,可以的,我们去搬椅子吧!”几个伙伴马上附和。小黄椅子很快就被两个两个并排摆成了长长的“桥”。琦琦开心地露出了笑脸:“哦,我们的桥很漂亮!”“对啊,这样我们可以真的在桥上走!”文文得意地肯定道。“我去拿一棵小树,小猫才可以在树上休息。”文文边说边快速跑去拿来一棵“树”摆在地垫旁边。“好了,我们可以开始表演了!”睿妤高兴地喊道。“等一下,我们还没有大口袋,怎么钻进去呢?”文文若有所思的打断了睿妤的话。“我们可以假假的钻进去嘛!”睿妤着急的回答。“但是,我觉得假假的钻不好玩!”文文挠挠脑袋撅着小嘴说道。“那有什么可以当大口袋呢?”睿妤反问道。“那我们去问问老师吧!”几个小伙伴异口同声道。

“白老师,要用什么当表演用的大口袋啊?”几个伙伴一起朝我投来寻求帮助的急切眼神。“那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我指了指教室外面。大家一起走到教室外面,教室外刚刚下过雨,只见老师的一把大红色雨伞正撑开放在教室门口晾着,孩子们高兴地叫起来:“我们可以用这把伞来当大口袋,刚好可以钻到伞下呢!”。孩子们高兴极了,立刻把伞带到教室表演区开始快乐表演了。

 

【分析思考一】

孩子们自主布置场地,以物代物解决问题。他们能通过想象,利用教室里常见的学习物品及生活用品进行表演场景的布置。用美工屋的自制小花盆景替代“小花园”场景;用小黄椅子替代“小桥”场景;用大雨伞替代“大口袋”场景,这些都表现了孩子们自主创设情境中自由灵活的替代能力。

孩子们乐于沟通,敢于尝试。几个孩子在表演区里活动,能够积极地与同伴交流沟通自己的想法,并得到同伴的认可从而一起进行活动。

 

观察时间:2024517 上午1010

观察地点:大三

观察对象:文文

【游戏实录二】

表演区的几个孩子开始布置表演场地,琦琦看到我急忙举手:“老师,我们表演区的几个禁止标志牌在上次表演的时候一直倒来倒去,都被小朋友踩脏了,怎么办啊?”“这个难题有谁能想到好办法吗?怎样才能让牌子立起了呢?”我反问他们。一开始,只有泽楷一个人站出来尝试解决问题。泽楷起身到教室外面找来两块搭积木,把牌子夹在两块积木中间,牌子果真站立起来了,大家都为泽楷鼓掌起来。可是掌声刚落,牌子就歪到一边从两个积木中间滑落下来,大家发出一声叹息:“哎呀!这个办法不牢固,牌子还是会倒。”这时候,怀宇突然叫起来:“让我试一试吧!”。他找来两块小号地垫,直接把两块小号地垫相对重叠用两手扶着立在地上,并将牌子夹在中间,可是手一松开,牌子和地垫就会一起散落下来。于是怀宇一直蹲着用手扶住,试图不让牌子倒地。

孩子们看到怀宇的办法行不通,好像受到了什么启发似的,个个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子欣将怀宇手中的两块小号地垫上端靠紧,下端分开一点,搭靠成了一个三角“屋顶”形状,最后悄悄把牌子放在三角“屋顶”中间,终于成功让牌子站立了,孩子们又一次鼓起掌来。但文文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我觉得他这样搭也不牢固,我有个好的办法,也是用这个小号地垫……”说着,文文已经走到前面再拿来一块小地垫,很快将子欣搭靠的三角形“屋顶”的两块小地垫下面又拼接了一块地垫,使得三块小号地垫成为一个牢固的“三角形”形状,而不是小心搭靠在一起的三角“屋顶”,最后再把牌子插在三角形屋顶拼接的缝隙中间。“这样就很牢固了!”文文指着自己的设计对大家说大家热烈鼓掌。接下来表演区的孩子基本都选用了文文的方法,小号地垫拼接成三角形并插上禁止牌子,摆在表演场地上显得很整齐又美观。

【分析思考二】

《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孩子们正是通过游戏中的反复尝试和亲身体验来获得知识经验。表演区孩子们通过不断尝试到不断改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并收获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自信心。在表演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几个孩子能与同伴一起合作,遇到困难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在观察、比较,尝试,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不仅学会了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还能在认同并借鉴同伴方法的基础上,想出更加简便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这个过程发展了观察、迁移、推理和协商的能力。

最后,孩子们在反复尝试改进后,体验习得了三角形的特性,还发现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如:小号地垫拼接成立体三角形后,可以不同方向站立,一样很稳固。

 

观察时间:2024521 上午1000

观察地点:大三

观察对象:文文

【观察实录三】

今天的表演区域里一共六个人,只有一个男孩子,他们很快布置好表演情景,并都带上了小猫的头饰,这时,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发现大家带的都是小猫的头饰。“没有人呜嘿啊哈这可怎么办?”文文着急地问道。“那我们去请老师来扮演呜嘿啊哈吧!”熙熙提议。“好啊,好啊!”大家一起转过来看老师的意见。“哦,老师今天没空哦。”我回复道。“没有人演呜嘿啊哈怎么办呢?”大家互看着对方有点儿小失落。“那就我来演吧!”文文提高音量对大家说。“太好了,那你赶紧去打扮成呜嘿啊哈的样子躲起来吧!”熙熙脸上露出了笑容。

表演开始了,小猫们随着音乐高兴地跳起郊游舞来。可是熙熙却一人在旁边撅着小嘴,把小猫的头饰也摘了下来。这时,正在跳舞的四只“小猫”发现了站在旁边的文文,纷纷询问:熙熙你怎么不跳舞呢?我们要一起去郊游呢!”“因为只有五个人,你们两个两个手拉手,我一个人怎么郊游呢!”文文低着头难过地低声回答。“没关系的,一个人也可以和我们一起排队跳舞!”琦琦安慰道。“对啊,我们小猫是一起排队去郊游的!”梓琳边说边过来帮熙熙重新戴上头饰。熙熙慢慢抬起头,走到小猫队伍的中间,跟着音乐和小猫们一起跳舞,不一会儿小脸上再次露出笑脸。

扮演呜嘿啊哈的文文躲在舞台后面安静地等待自己出场,时不时的伸出小脑袋看一看,发现快轮到自己出场了就大胆走到情境中和同伴友好地而地完成了抓小猫、让小猫做苦工接着又被小猫战胜的情节。

故事表演的过程中,吸引了许多“小观众”,为他们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几个小伙伴们一起谢幕,欢喜极了。

  

分析思考三

从孩子们自主完整地表演故事《十一只猫做苦工》中,我发现孩子们不但会分工合作布置场景、还能在情节表现和对话方面专注投入地快乐表演,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绘本故事情节对话掌握较好,对绘本故事的表演兴趣十分浓厚。

在表演中,孩子们还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她们能关注身边伙伴的情绪变化,并及时地关心,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如:熙熙感到自己没有伙伴拉手跳舞不开心时,伙伴们及时安慰她,让他又开心的回到表演中。特别是文文的表现更让我感到很欣慰。文文平时常常会因为无意的小动作和伙伴引起小纠纷,而今天在游戏中,他俨然变成了懂事的小绅士。在找不到人扮演呜嘿啊哈的时候,文文懂得以整体大局为重,主动和大家友好协商,自荐担当起这一角色,解决了游戏中角色分配问题,使得表演顺利进行。同时,在等待表演的过程中,文文也学会了耐心、安静的观看同伴表演,并在出场以后认真投入地展现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使得大家都获得了愉快的游戏体验。

【回应策略】

1.教师注意以“照片”的形式记录幼儿“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幼儿表扬肯定,提升幼儿自信心,强化正能量。教师在游戏中要注意观察并抓拍幼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意义的事件,活动后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回忆交流,促进全体幼儿借鉴学习,从而激发幼儿逐步形成反思自己行为的能力,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提升。

2.鼓励孩子一起设计“剧本”,让幼儿通过自己对绘本的理解,以绘画的形式大胆创编故事,并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设计的剧本对白。鼓励幼儿在表演区域游戏时,自己做导演和演员,积极向伙伴介绍自己创编的剧本清洁和对白,与伙伴们一起用语言声相、肢体动作等为大家展现自己创编的剧本。这样,每一次表演游戏,孩子们不但可以尝试和积累中收获表的经验,还能使孩子们成为表演游戏真正的主人。

3.为幼儿提供充足的区域自主游戏时间。在幼儿游戏的时候教师多观察,多等待、多放手,关注幼儿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想法,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积极参与,认真投入,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通过表演游戏中的布置场地、解决问题、合作表演发展幼儿沟通、协调、自我控制等相关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Copyright? 2010-2019 常州市广化幼儿园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3388390  地址:常州市光华路,乾盛兰庭10幢  邮编:213000 苏ICP备13022032号